丝绸的故事 : 彩图拼音版 / 讲给孩子的中华文化故事

丝绸的故事 : 彩图拼音版 / 讲给孩子的中华文化故事
作者: 葛翠琳
出版社: 天天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6.80
折扣购买: 丝绸的故事 : 彩图拼音版 / 讲给孩子的中华文化故事
ISBN: 9787501617081

作者简介

葛翠琳,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出版作品集20卷,是儿童文学创作成绩卓著、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女作家。文学界称赞她的作品“是在一种艺术化了的大文化背景下凸现出来的、具有现代意味的童话式民族史诗”。 她的童话《翻跟头的小木偶》《会唱歌的画像》《核桃山》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童话《野葡萄》获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一等奖,并被译成英、法、德、俄、日、韩文出版;童话《鸟孩儿》《问海》《进过天堂的孩子》《会飞的小鹿》《春天在哪里?》等影响广泛,深受好评。

内容简介

南浔蚕丝 浙江南浔到处是桑林,宅里院外,道边沟旁,举目望去,到处是大大小小的桑树。植桑养蚕,代代相传,蚕农蚕乡,家家户户,老老少少,忙碌在蚕房,丰收季节,雪白金黄的蚕茧,装满囤盛满箩,卖茧的路上,欢声笑语流成河。南浔的蚕丝很有名,人称南浔真丝天下第一。说到南浔蚕丝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呢。 古时候,一对蚕宝宝来到人间,没有人认识它们,也没有人知道它们的价值。人们看见它们只是两条光溜溜的肉虫子,一拱一拱地蠕动着,行动拙笨,样子丑陋,都讥笑它们,把它们从身边扔出去。蚕宝宝想爬到树上躲起来,大树小树都不许它们靠近,以为它们是啃树虫,会吃尽树的津液使树枯死。只有桑树同情它们,收留它们住了下来。 蚕宝宝感激地说:“我们盼着到人间来,盼了好多年,想不到人间这样讨厌我们,真伤心。” 桑树说:“过去人们对我也不喜欢。把桑树联想成丧事,认为不吉利,所以宅院里外,窗前屋后,都不许我们存留,我只能在荒郊野外扎根生长。一年又一年,人们知道了桑葚蜜甜,我的树干坚实,也就不嫌弃我了。你就住在我这儿吧!” 蚕宝宝在桑树上安了家,又不敢到别处去,只好把桑叶当成活命的食物。桑树很慷慨,满树的嫩叶,任蚕宝宝食用。蚕宝宝感激桑树,希望能用人间最宝贵的东西来报答它,就问:“好心的桑树,人间认为什么东西最珍贵?” 1. 9个具有鲜明 “中国风格”的故事,语言亲切自然,细腻优美,向孩子们展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力、善良和勤奋,让孩子们了解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2. 将丝绸相关的知识附于每个故事之后,让孩子更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技艺。 3. 采用全彩色插图的形式,图文比例适中,帮助孩子向文字阅读过渡。 4. 全文注音,帮助孩子扫除阅读障碍。 5. 书后以大量彩色实物图片生动形象地介绍中国古代丝绸的制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