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永远的珍藏
作者简介
格林兄弟(雅各布 路德维希 卡尔 格林与威廉 卡尔 格林两兄弟),都是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雅各布参与编写了《德国语言史》、《德语语法》和《德语词典》,并与其弟威廉搜集编写了《德国儿童与家庭童话 集》,统称为《格林童话》。《格林童话》1812年问世,那时在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德国结构松散,无论是在国家还是民族上都缺乏统一性,特别是各公国和 自由城市之间,仍存在着包括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为了消除这一文化上的阻碍,一部分知识分子将眼光转向民间文化传统领域,从搜集研究民间文艺入手,并 借助于民歌民谣和童话故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格林兄弟开始了对广泛流传于德国民间、蕴含德意志民族特色的童话和故事的搜集。在近两百年的时间里,“格 林童话”已被译成140余种文字,很多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名篇还被改编成各种戏剧、歌剧和芭蕾剧搬上舞台,或拍成电影和电视剧。在西方基督教国家 中,“格林童话”销量仅次于《圣经》,可谓经典中的经典。一代又一代,各地的孩子们都在读着格林童话,跨越了地域,超越了时代。在快餐文化消费成为潮 流的今天,给孩子们营造怎样的阅读氛围、给孩子们读什么样的书一直是不断深耕的问题,而不容置疑的是,阅读经典将是一个有品味的起点。 译者简介: 杨武能,男。1962年秋南京大学德语专业毕业分配到四川外语学院任教。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冯至,主攻歌德研究。1983年调四 川外语学院任副教授、副院长。1990年调四川大学任教授,1992年至1997年任四川大学欧洲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出版《浮士德》《少年维特的烦 恼》《格林童话全集》等经典译著30余种,另有学术专著《三叶集》等。编著的《歌德文集》《海涅文集》等十余种译作影响深远,获“中国图书奖”等多项奖 励。2000年荣获德国“国家功勋奖章”,2001年获终身成就奖性质的洪堡奖金。 绘者简介: 尼古拉斯?海德巴赫,1955年出生。自由艺术家。其作品曾荣获多项国际大奖。2000年,他的全部作品荣获德国青少年文学奖作家特别奖。“没有一位作家 像他那样——首先在他自己的图书中用孩子特有的感觉、感受和体验去表现孩子的生活。他的成功之处在于:从成人的视觉中转换出来,将孩子的行为方式和渴求, 用词和图来“定格”。尼古拉斯?海德巴赫发展了一种非常独特的图画语言。在这种风格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艺术史中超现实主义的影响。”
内容简介
拇指儿漫游记 一个裁缝养了个儿子。这男孩长得小小的,跟正常人的大拇指差不多,所以也就名叫“大拇指儿”。他身体小,胆量却很大,对父亲说:“爸爸,我应该去,也必须去世界上闯一闯啦。”“说得对,我的儿子,”父亲回答,立刻拿来一根长长的缝衣针,点上一滴在灯上烤化了的火漆当护腕,“这,你上路时也有了一把宝剑。”那小裁缝呢,还想最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吃一顿饭,就蹦蹦跳跳来到厨房里,看妈妈做的什么好东西。可是菜刚刚做好,碗还摆在灶台上。小家伙于是问:“妈妈,妈妈,今儿个吃什么?”“你自己去看吧,”妈妈说。大拇指儿一跳跳到灶台上,鼓起眼睛朝碗里瞅。可他脖子伸得太长,让食物的蒸气给托起来,使他整个顺着烟囱飞了出去。他驾着蒸气在空中游游荡荡,最后终于落下地来,这样,小裁缝就来到广大的世界上,四处漫游。他曾在一位师傅的铺子里做过工,但是师傅家的伙食却叫他不满意。“师娘,您要不给我吃好点儿,”大拇指儿说,“我就上别处去,并且明天一早用粉笔在您的门上写:马铃薯太多,肉太稀罕,再见吧,马钤薯老板!”“你究竟想吃什么,你这只蝗虫?”老板娘勃然大怒,同时一把抓起块抹桌帕,朝大拇指儿打去。咱们的小裁缝却敏捷地钻到一枚顶针下边,还伸起脑袋来瞅,冲着老板娘吐舌头。她拿开顶针去抓他,小小的大拇指儿却已跳进抹桌帕中;老板娘抖开抹帕找他,他又藏进了桌子里。“这儿呐,这儿呐,师娘,”他伸出脑袋来喊。老板娘刚要打去,他已跳进下边的抽屉。可是最后,她还是抓住了他,把他赶了出去。小裁缝继续漫游,走进一片森林。在森林中他碰见一伙强盗,正合谋偷窃国王的财宝。他们看见小裁缝,心里嘀咕,这么个小不点儿锁孔定能钻过去,正好给咱们当万能钥匙。“喂,过来,你这个巨人,”一个强盗喊,“你愿意一起去金库吗?你可以不声不响钻进去,把钱扔出来。”大姆指儿考虑了一会儿,终于答应“好”,就和强盗们一同来到金库。他从上到下细看库门,想知道门上有无裂缝。不久,他发现了一道足够他往里钻的宽口子。他也想马上钻进去,可两个站在门外的卫兵中的一个发现了他,对另一个说:“瞧,多丑一只蜘蛛在那儿爬!我真想踩死它。”“放那可怜虫走吧,”另一个说,“它又没碍着你。” 这样,大拇指儿就侥幸地钻进了库中,打开了强盗们等在外边的那扇窗户,把银币一枚一枚地扔给他们。小裁缝干得正带劲儿,听见国王视察他的金库来了,急忙躲了起来。国王发现少了许多银元,却想不通谁能把它们偷了去,因为锁和门闩全都完好无损,保卫工作看来毫无问题。国王离开金库时告诉卫兵:“你们得留神,有人在偷钱。”当大拇指儿重新干起来的时候,他们果然听见里边有响动:咔啦,叮当,叮当,咔啦。他们迅速冲进去抓贼。可小裁缝听见他们来了逃得更快,一下子跳到角落里,拿一块银币盖在头上,一点身体不暴露在外面。这小子!竟然还寻卫兵们的开心,冲他们喊:“我在这儿!”卫兵们跑过来,可刚一到他已跳进另一个角落,钻到另一枚银币底下喊:“喂,这儿呐!”卫兵们赶紧追过去,大拇指却早跳到第三个角落,喊道:“呵,这儿,这儿!”他就如此地愚弄卫兵们,逗得他们长时间地在库里团团转,直到累得自动走开。接着,他一枚一枚地把全部银币扔了出去;扔最后一枚他拼足了全身的力气,同时自己敏捷地趁势跳到银币上,随着一块儿飞出了窗户。强盗们大加称赞他:“你真是个了不起的英雄,”他们说,“当咱们的头儿好不好?”大拇指儿却谢绝了,说他想先去见见世面。强盗们开始分赃,小裁缝只要了一个银毫子,因为多了他也拿不动。 随后,大拇指又把剑挂在身上,对强盗们道声“再会”,继续漫游去了。他一路上给好几位师傅帮过工,却总是不对他的味口。终于,他在一家旅馆当了佣人,可女仆们又不喜欢他,因为在她们看不见他的情况下,他却看得清她们偷偷摸摸干的一切,并且去向老板告发,告发她们从盘子里捞了什么,从地窖中弄走了什么东西。所以女仆们说:“等着吧,我们会跟你算账的。”并真的私下商量好整一整他。不久,一个女仆在园子里割草,看见大拇指儿在旁边跳跳蹦蹦,在草里爬上爬下,就很快连他一起割下来,通通裹进一大块布里,再悄悄扔到牛群跟前。牛群中有条大黑母牛,它和着草吞掉了大拇指儿,一点儿没有咬痛他。可他很不喜欢呆在牛肚子里,因为那地方太黑,又没点灯。给母牛挤奶的时候,他就喊: “滴咯滴咯,滴沥滴沥, 牛奶快要装满桶里?” 但是挤奶的声音很大,没谁听出他的声音。随后,老板来到牛圈,说:“明天把这头牛宰掉。”大拇指一听着了急,扯起嗓门喊:“先放我出来,我还在里边哩!”老板听倒听见了,可不明白声音是哪儿来的。“你在哪儿呀?”他问。“在黑牛里边,”大拇指儿回答。可是老板莫名其妙,只好走了。 第二天早上,牛被宰了。幸好在砍破割碎牛肉时刀子没碰着大拇指儿,不过呢他却掉进了灌香肠的肉堆中。当屠户进来干活儿时,大拇指儿拼命喊:“别剁太深呀,别剁太深呀,我在下面哩!”可谁听得见他哟,剁肉的声音那么响。可怜的大拇指儿真是大难临头,然而灾难教人躲避,只见他一跃而起,那么机灵地从两把刀之间穿过而未让任何一把挨着,平平安安地脱离了险境。可是呢他还未完全自由。他别无出路,只好和肥肉一起让人灌进一根血肠里。那地方真有些拥挤,而且他还被挂在烟囱里熏,使他觉着度日如年。终于到了冬天,他被取了下来,因为香肠要拿去招待客人。当老板娘把香肠切成片片的时候,他老当心不把脑袋伸太长,生怕脖子给一块儿切下去了。终于,时机到了,他捅个洞跳了出来: 可在这所倒霉的房子里,小裁缝再也不肯呆下去,立刻踏上了继续漫游的路。谁知他的自由没有保持多久。在旷野里,他撞上了一头狐狸,让它一口给吞掉了。“哎,狐狸先生,”小裁缝喊,“是我呀,被卡在你喉咙管里的人,放了我吧!”“你说得有道理,”狐狸回答,“我吃你简直没意思。只要你答应把你父亲院子里那些鸡送给我,我就愿放了你。”“非常乐意,”大拇指儿回答,“鸡全部送给您,我发誓。” 这样,狐狸又把他吐出来,并且亲自把他背回家。父亲见到自己心爱的小儿子,高高兴兴地把他所有的鸡送给了狐狸。“作为赔偿,我也给你带回来一些钱,”说着,大拇指儿把自己漫游途中挣的那个银毫子递给了父亲。“可为什么要让狐狸吃掉那些可怜的小鸡崽哟?”“哎,傻瓜,比起院子里的那些鸡来,你爸爸自然更疼他的孩子啊。” …… 天才的海德巴赫熟谙并探讨了《格林童话》中的每个故事,因此所有插图在这本书中都尽善尽美,可以说这是海德巴赫一生中重要的事业。如果我必须单独到一个海岛上,那我一定会带上这本书。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 海德巴赫精美的插图和格林兄弟优美的文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再一次展现了《格林童话》的魅力。这是海德巴赫主要的和顶级的作品,这本书因他而家喻户晓。 ——评论家Michael Maar 已经有很长时间看不见《格林童话》那具有深远意义的图画了。这本经过海德巴赫精心塑造可爱至极的插画书具有光明前景,并会成为新的经典之作。 ——《汉堡晚报》 《格林童话》本书由德语翻译界的泰斗杨武能先生翻译,由德国著名插画师尼古拉斯·海德巴赫绘制内文插图,是目前市面上收录全、译本佳、插图精美的 《格林童话》版本之一。《格林童话》产生于十九世纪初,是由德国著名语言学家,雅格·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它是童话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在各地影响十分广泛。格林兄弟以其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