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军旗红--邢坚成军旅回忆录

辽西军旗红--邢坚成军旅回忆录
作者: 邢坚成|责编:沈明珠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1.90
折扣购买: 辽西军旗红--邢坚成军旅回忆录
ISBN: 978751783559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入伍 指导员王太玉的双臂有力地挥动着,时而短促时而舒 缓,在90名新兵面前舞出一种艺术,舞出一种震撼人心的 力量。 “雄伟的井冈山 八一军旗红。 开天辟地第一回, 人民有了子弟兵 ……” 胸腔发出的声音,年轻有力,感染着在场的每个人。 原来沉寂破旧的车站由此注满了青春活力,气氛欢快得令 人激动。 这一幕发生在1976年2月24日的上午,发生在温州市 文成县城的汽车站。锣鼓惊天动地,口号声此起彼伏,南 方早春的阳光,热烈执着地亲吻着我们的脸庞,令这群穿 着棉衣棉裤、头戴大棉帽的新兵,个个汗流浃背,满脸油 光闪亮。队列中的个别人开始抓耳挠腮,不时推拉着头上 的帽子。王指导员在众老百姓近距离的观察中,充分展示 了部队政工干部的风采,留下接兵部队的良好形象。在做 完动员报告后,命令队伍解散,让新兵与送行的家人做最 后道别,十分钟后准时上车开拔。 为数不多的青涩少女夹杂在人堆中,一律的女便军服 ,不变的羊角辫,羞答答地闪动在人群背后,从缝隙中露 出一双水灵灵的眼睛。略带红晕的脸孔,肤肌细嫩如出水 芙蓉,即使小资产阶级的美学观在严肃的大环境下一片肃 杀,也决难掩饰江南少女风情万种的姣美如画。这些自称 是同学或亲戚的姑娘,不敢写在脸上的内心真实是送别自 己即将远行的白马王子,或尚未表露有待日后再续情缘的 心仪男人。新兵中,唯独有一个是结过婚的,姓季,来自 大凿区金炉公社。季姓战友的妻子个子不高,外地人,不 光结实也还大方,充满电影中妻子送郎上前线的激情,真 实得如同《柳堡的故事》。而这老兄有些胆怯,目光游离 ,始终与女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此刻,他或许想到更多的 是自己是一名战士而不是一个丈夫,军纪的严肃,肩上的 使命,在他脸上刻出冰霜一片。 父母亲与我的一群兄弟,伫立于离车稍远的一处不显 眼的墙角,眼睛直直地望着我。一阵大头皮鞋与地面叩击 的“啪啪”声响,将我送到家人面前。头上用红绸扎着一 对冲天羊角辫的四岁外甥女,平日最喜欢我抱,爱骑在舅 舅脖子上大呼小叫,如今见到一身戎装的我,竟是莫名的 陌生和惊恐,缩着身子直往外婆怀里钻…… 一家子围在一起没有更多的话。父亲邢福庄,当年是 稽垟公社书记。54岁的他,苍老精瘦,背微驼着,半秃的 脑顶终年戴着一顶劣质的呢帽,帽檐下一双深陷的眼睛, 闪动着鹰一般的锐利目光。我从小就害怕这双眼睛,一直 到20岁还是不敢正视。这位1946年入党,1949年担任汇溪 乡乡长的工农干部,对党的事业有着布尔什维克百分之百 的赤诚。“文化大革命”时,仅读过半年私塾、放羊娃出 身的父亲,在这汹涌如洪流的运动中,战战兢兢,无所适 从,既不知道怎样做又不知道怎样说。1967年,时任石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