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的逻辑](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0408/02/20220408024414994.jpg)
出版社: 九州
原售价: 89.00
折扣价: 57.90
折扣购买: 定义的逻辑
ISBN: 9787522505268
黄海,1977年出生于河南许昌,许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许昌学院逻辑研究所副所长。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逻辑史、科技哲学、人工智能。 谢昊岩,男,1994年1月生,南京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逻辑。
第一章 词及词义 总所周知,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想的符号。我们有必要让这种思想工具尽可能完美,使这些符号能够准确表达思想。但很可惜,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果我们认真思考这种必要性,就会发现现在很多地方我们都错得很离谱。与伟大的词典编纂者一样,我们认同语言的重要地位,但是我们并不像他们那样认为这些符号如此重要,也不像他们那样认为使用这些复杂的符号非常困难:尽管,我们希望这个工具能够永存于世,就像它们所表示的东西那样。事实上,实现这个愿望,并进一步达到我们所期望的完美状态并不是很困难。在哲学领域,很多激烈的争论和辩论是出了名的“文字战争”。它们的出现要么是因为思想家的随意和粗心,这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他们本可以用最准确的语言表达他们的思想,要么是因为他们无法找到合适的方式来准确地表达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第二个原因是语言这一工具本身固有的缺陷,也许语言永远不可能变得绝对完美,但是第一个原因完全可以借助正确的定义避免,不应有任何借口犯这种错误。定义明确、清晰易懂、表达恰当的词语是思想家的灵丹妙药。语言越接近完美,我们的思想就越能被精准地表达,反之,则会越来越混乱。 首先,我们不妨注意一下在使用过程中词义发生改变的倾向,上文中我们说到的词语的复杂性及其使用中会遇到的困难就包括这种倾向。如果我们知道了词义改变所遵循的原则及其局限性,那么我们之后所要做的种种对词汇的处理就很容易进行了。 词语和思想之间关系的逻辑目标应当是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每种思想都应该由一个特定的词来命名,每一个词也只能有且仅有一个含义。如果这个目标能实现的话,那么绝大多数哲学争论都会被轻而易举地解决,争论的范围就会缩小到一个可控的范围。但是,由于语言是“活”的,它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化,不会一直保持一种状态,所以这种逻辑目标是无法达成的。而且,即使今天达成了,也难以保证明天不会发生变化,因为其影响因素数量太多,且种类复杂,使用语言的个体数量多且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所以词义不可能在所有情况下都有绝对的统一性。人们的无知、固执、怠惰、任性等等,都是会产生影响的,而且即使是把世界上的词汇都交给专家们确定,但由于个体智力水平差异,更不用说这些专家的不同偏好,我们依然无法实现语言的统一。所以我们认为,一个词常常将代表一种以上的概念,或者说通常会有好几个不同的含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与其浪费时间谴责不可避免的事情,不如认真思考词义的改变遵循何种原则,从而可以对其进行哲学辩护。 对于第一个问题,答案很明显也很简单。正如密尔很久以前在他的《System of Logic》中指出的那样,词语在从一种含义到另一种含义的变化中服从两个原则:第一,它们的范围可以扩大,所以以前不属于它们含义范围的东西现在被包括在内。第二,它们的范围可以被限制或缩小,以至于以前它们包含的东西现在被排除在外。这两个过程,即词义扩展和缩减,一直都是存在的,其例子随处可见。 对于扩展过程,我们可以以“Experience”一词为例。它曾经被限制于人类个体,只是简单地表示个人认识和观察范围内的内容。然后,它被扩展到包括从其他人那里获得的经验(来自身边的人,可从他们直接获得,或通过历史间接获得等等)。最后,它被扩展到包括祖传的经验——从我们祖先那里继承的天赋和特征。还有,严格地说,“Language”表示“通过言语进行思想交流”。但是,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它包括了任何思想交流的符号系统,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无论是通过面部表情、手的动作还是身体的姿势。同样,在自然科学研究的促使下,“Law” 这个简单的司法概念也得到了扩展:“规则性、统一性、发生的恒常性”是一个比“在惩罚威胁下强制服从的权威规定”更广泛的概念。如果我们拿“Punishment”这个词来看,我们会发现它已经从仅仅意味着“施加身体上的痛苦”扩展到了其它方面的痛苦——例如羞耻、丢脸、意识到自己被朋友猜测而产生的精神不安的感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