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话旧/神州轶闻录

民俗话旧/神州轶闻录
作者: 周简段|总主编:冯大彪
出版社: 新星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3.10
折扣购买: 民俗话旧/神州轶闻录
ISBN: 9787513326377

作者简介

周简段,**文史作家、专栏作家。早年生活在北京数十年,交游广阔,熟读前贤文章,博闻强记,广泛涉猎北京的文史掌故、艺苑趣闻、名人轶事和文物珍宝,对风土民情了如指掌。1976年定居香港后,来往于香港和北京之间。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周续端、周彬司马庵等笔名,在香港《华侨*报》、《大公报》和**《世纪论坛报》等多家报纸开设“京华感旧录”“九州逸趣”“神州拾趣”等专栏,琐谈社会佚闻和文史掌故,深*读者欢迎,周简段也因此成为**文史专栏作家;之后谈及内容遍及全国各地,专栏易名为“神州轶闻录”。本次出版,以“神州轶闻录”为名,精选周简段原出版过的内容和散佚文章,分为十册,全面反映周简段先生所谈到的那个时代的戏曲、诗文、楹联、民俗、书画、人物、饮食和社会秘闻等。

内容简介

**声中一岁除 北京这座文化古都,集中国几千年民俗之大成。 以春节期间所燃放之****论,那个中的文化、历 史、沿革及诗一般的情味儿,足可以写出一部书来。 新春燃放**的风俗始于汉代,至今已有两千多 年的历史。古籍中描述北京元*情景时说:“闻** 声如骇浪轰雷,遍乎朝野,彻夜无停。” 古人放**,相传起源于“庭燎”。庭燎即庭中 照明的火炬。《诗经·小雅·庭燎》曾有“夜如何其 ?夜未央,庭燎之光”的记载。古之庭燎用竹竿,燃 烧后,竹节里的空气*热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劈 啪”之声,以驱逐瘟神疫鬼。据说,古时候有一种凶 恶的怪兽,叫“年”,每逢除夕就出来害人。但它怕 响,怕红,怕火,春节放**就是为了驱魔逐年。现 在云南少数民族中,还有一种用整根大竹做的“高升 ”,里面装上**,长达几丈,重几十斤,要搭在架 子上点燃,能高飞几十丈。 **发明后,将其填充在竹筒里燃放,此即** 之始。据宋朝高承《事物纪原》所说,三国时的发明 家马钧,是**个用**制作**的人。 由**演变而成的**,始于隋唐,盛于宋。北 宋时**制造已很精致,出现了“用卷纸裹**,燃 之发声”的“起火”“爆仗”。这是当今火箭之雏形 。有的爆仗还做成果子或人物的形状,成为玩具,燃 放起来很有趣味。“**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 苏,千门万户除旧*,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 这首《元*》诗也一直传诵至今。 后来,**又发展成为能喷射火花的“花爆”“ 花筒”“花盆”之类,*是灿烂缤纷,美丽可观了。 这在明朝的《帝京景物略》《陶庵梦忆》中都有记载 。 自清至民国期间,从统治者到老百姓,无不以爆 竹**点缀年景。宫廷所用花*,皆由吉庆堂花*史 家**。其作坊主史惠林巧思*世,以所做“烟火城 ”“花牌楼”“八角美人亭”而备*慈禧太后青睐, 赏六品顶戴内廷供奉,祖孙三代在京城牛气了几十年 。到了袁世凯和徐世昌做大总统的时代,亦效仿宫廷 旧制,于除夕和上元节时,在***等地广搭木架大 放**,以示与民同乐。 俗话说:“姑娘爱花儿,小子爱*。”确实如此 。孩子们企盼了一年的春节,女孩儿要是不戴朵花儿 ,男孩儿要足不放点儿花*,做父母的便会觉得心里 难*,手头儿再紧也得应应景儿,不能让儿女过年时 噘着嘴。 从北京人放花*的规模即可透视贫富之悬殊。那 些腰缠万贯的富翁们,时时处处总忘不了“摆阔”, 以放花*斗富者比比皆是——你放“麻雷子”,我放 “二踢脚”:你放“五千头鞭”,我放“一万头鞭” ;你放“*打双灯”,我放“飞天十响”;你放俩钟 头,我放多半宿。直放得烟雾弥漫、星辰暗淡,直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