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仄仄平平仄(精)

平平仄仄平平仄(精)
作者: 王力
出版社: 天地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80
折扣购买: 平平仄仄平平仄(精)
ISBN: 9787545549669

作者简介

王力,字了一,广西博白人,我国现代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1926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从梁启超、赵元任等学术大师问学。1927年赴法国留学,1932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返国,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校,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学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等职。王力先生从事语言学研究逾半个世纪,出版专著四十余种,发表论文二百余篇,涉及汉语语法学、音韵学、词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领域。其研究领域之广、取得成就之大、对中外学界影响之深远,在现代中国语言学家中都是非常突出的。

内容简介

关于诗词格律的一些概念 一、韵语的起源及其流变 诗歌起源之早,是出于一般人想象之外的。有些人以 为先有散文,后有韵文。这是最靠不住的说法。因为人类 创造了文字之后,文化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当 然韵文和散文可以同时产生。韵文以韵语为基础,而韵语 的产生远在文字的产生之前,这是毫无疑义的。相传尧帝 的时候有一首《康衢歌》: 立我蒸民,莫匪尔极;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列子·仲尼篇》) 又有一首《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何有于我哉? (《帝王世纪》) 我们当然不相信这两首诗是尧时的民歌。前者是凑合 《诗经.周颂.思文》的两句和《大雅·皇矣》的两句而 成的,且不要管它。后者的风格似乎也在战国以后;不过 ,它也不会太晚,因为它用的韵是古韵之部字,以“息、 食、哉”为韵,这种古韵决不是汉以后的人所能伪造的。 依我们的猜想,它也许是战国极乱的时代,仰慕唐虞盛世 的人所假托的。同样假托的诗还有一首《南风歌》,相传 为帝舜所作: 南风之薰兮, 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 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圣证论》引《尸子》,又《家语》) 我们不必因为它的出典不古,就怀疑到它的本身不古 ;这种诗歌很可能是口口相传下来的。试看它以“时、财 ”为韵,这种古韵也决不是汉以后的人所能伪造的。(伪 造古韵最难,因为直至明末陈第以前,并没有人意识到古 今音韵的不同。)总之,尧舜时代虽不一定能有这种风格 的诗,却一定已经有了诗歌的存在,假使这尧舜时代本身 存在的话。 至于韵语,它在上古时代的发达,更是后代所不及的 。这里所谓韵语,除了诗歌之外,还包括格言、俗谚,及 一切有韵的文章。譬如后代的汤头歌诀和六言告示,它们 是韵语,却不是诗歌。古人著理论的书,有全部用韵语的 ,例如《老子》。有部分用韵语的,如《荀子》《庄子》 《列子》《文子》《吕氏春秋》《淮南子》《法言》等。 文告和卜易铭刻等,也掺杂着韵语,例如《尚书》《易经 》和周代的金石文字。许多“嘉言”,是借着有韵而留传 下来的,例如《孟子·滕文公上》所引放勋(尧)的话: 劳之,来之, 匡之,直之. 辅之,翼之, 使自得之: 又从而振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