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抗外感指南 不易感,不侵邪,不招毒

家庭抗外感指南 不易感,不侵邪,不招毒
作者: 罗大伦/著
出版社: 江西科技
原售价: 59.90
折扣价: 34.80
折扣购买: 家庭抗外感指南 不易感,不侵邪,不招毒
ISBN: 9787539072180

作者简介

罗大伦 中医诊断学博士,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特邀嘉宾,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养生堂》前主编,当归中医学堂特邀讲师。从事舌诊、外感病、历代大医经方等方面研究多年,并一直致力于中医普及工作。已出版《家庭抗外感指南:不易感,不侵邪,不招毒》《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图解儿童舌诊》《图解舌诊》《救命之方》《弟子规说什么》《道德经说什么》系列等畅销著作。

内容简介

正气足,不易感篇 多数人易患外感是因为正气不足,保护脾胃就是保护正气。“脾土生肺金”,脾胃强壮,肺才能强壮。 下面,我先总结一些保护脾胃的方法: 1. 饮食要有节律,忌肥甘厚味、暴饮暴食。 2. 保护阳气,忌吃寒凉生冷的食物(包括性质寒凉的药物)。 3. 不懂药性不要随便吃药,比如板蓝根是寒凉药物,必须对症才能使用,没事是不能用来预防感冒的! 4. 可以适当增加服用补脾的药食同源的食物,比如五谷杂粮、莲子、怀山药、芡实、薏苡仁等。 5. 可以调理经络,比如用艾灸的方法增强身体阳气。 6. 可以使用芳香祛秽的中药材熏蒸房间,以避开邪气,起到祛除污浊秽气、祛湿醒脾、振奋脾胃功能的作用。 芳香祛秽的药物有青蒿、荆芥、藿香、佩兰、白芷、独活、草豆蔻、肉豆蔻等,可以各买十克(买几种就可以),煮水熏蒸房间。 ★为什么要提升自己的正气呢 首先,我来讲讲为什么要提升身体的正气。 什么是正气?中医的观点是这样的——六淫(通常说的外邪)是不断变化的,风、寒、暑、湿、燥、火(热)来回变化。但是我们最看重的是什么呢?是人体的正气。 正气足了,无论外邪怎么变化,它都几乎影响不到您。如果影响了,造成的危害也会很小,因为您身体正气足,可以自己去调整。所以这个正气特别关键。 ★脾胃功能强,肺、呼吸系统才能真正强壮 中医认为,脾胃属土,肺属金,五行里面是土生金。什么意思?脾胃功能强壮以后,您的肺、呼吸系统才能真正强壮。因为肺所需要的能量、呼吸系统所需要的能量,来自脾胃吸收的营养物质,所以脾胃强壮与否与是否易惹外感有很大关系。 现在,多数人的外感,是由于正气不足和肺气不固。 肺每天都要呼吸,它是人体接触外界的第一个屏障。如果它的功能弱的话,外邪很容易入侵。 肺气为什么不固呢?是因为脾胃之气虚弱,所以脾胃在抵抗外邪的整个过程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孩子,在这方面是特别明显的。所以在这种外感病流行的时候,人体正气足不足是最重要的。 怎么保护正气呢? 第一,我们要把脾胃调理好,饮食要有节律。 第二,别吃对脾胃有伤害的东西。 比如我所看到的今年的外感患者受寒的居多,用温阳的方法调理好的居多。说明什么呢?说明人在冬天阳气容易受伤。 东北冬天冷,那是外边冷,屋子里边都有暖气的,所以东北的冬天并不是特别冷。 而华中一带没有暖气,所以冬天会阴冷,加上湿气重,因此寒湿就特别重。 在这种情况下,您如果再吃寒凉伤了脾胃,就容易导致人体阳气下降。这个时候,但凡有外邪来了,就容易入侵。 请大家记住,不要吃生冷的东西。比如冰啤酒、冰西瓜等都不要吃,这种吃法都是伤害自己的行为。 有人说,吃板蓝根能预防流感,那我抢购板蓝根去。我觉得,这完全是不懂中医养生的缘故。为什么呢?板蓝根是寒凉的、解毒的,是清热解毒之药。身体本来没什么事儿,您非要吃药性寒凉的药物下去。那会怎么样呢?您不但没解这个毒,反而会让自己阳气下降,外邪反而更容易入侵。 外感病流行时期,与其说吃板蓝根,您都不如喝点儿姜汤,保持身体的温暖。为什么?外感病这种东西,多数跟寒凉有关。 当然,脾胃受到寒凉侵袭后,最终用什么方法去调整,还要看您体质。比如您平时就阴虚有内热,这个时候燥热得不得了,您也别喝姜汤。中医讲究以平为期——有燥热的,慢慢让它趋于平衡,凉下来;平时怕冷的,就尽量让阳气旺一点儿。但是无论如何,一定别让寒凉的食物伤到脾胃。 有些人说,自己阴虚有内热,得喝点儿冰的才舒服,实际上,冰的东西是温度低,并不能滋阴。所以喝下去暂时舒服,最终还是伤脾胃。 ★如何增强脾胃的功能 怎么才能适当补脾呢?可以选用中医里的药食同源之物。比如怀山药、莲子、薏苡仁、芡实,还有各种豆类,比如白扁豆、黄豆、绿豆等,以及五谷杂粮。做饭的时候,可以稍微放一点儿这些东西。适当比平时增加一点儿这个对调整脾胃是有好处的。 外感病流行时期,除了靠饮食提升正气以外,我们还可以疏通经络,以增强脾胃功能。比如用艾灸来灸足三里,可以增强脾胃功能,还可以灸后脖子的风池穴、大椎穴等,提升阳气。再者,可以用有芳香之味的药材来避开外邪,这叫芳香祛秽,有芳香之味的药材,能祛污浊秽气。 所以古人在外感病流行时期,会煮一些芳香的药材,让水蒸气蒸这个屋子,或者把药材点着了,让烟熏这个屋子。 药材的芳香之气,除了祛除污邪之外,还有振奋脾胃功能的作用。一般中医调理脾胃的时候,如果脾胃湿气很重,怎么办呢?我们会加一点儿芳香类的中药来醒脾——把脾胃给醒过来,这也是增强脾胃功能的一个方法。 那么大家会问了,什么东西有这个芳香之气呢?青蒿、荆芥、藿香、佩兰、白芷、独活、草豆蔻、肉豆蔻等,有很多这样的药材,闻起来,香气有点儿怪怪的。 在治疗湿气重的外感病时,有一个名方叫三仁汤,里面有杏仁、白蔻仁,芳香祛湿邪。所以大家可以买点儿这样的药,您各买十克,放到锅里煮一下,一煮就会发现,香味满屋都是。 用芳香的药材熏蒸特别有好处。 第一,可以祛除外邪。第二,可以振奋脾胃之气,醒脾,让人的正气获得提升。 有的朋友喜欢把这些芳香之药做成香一样的东西,点着了熏,也是可以的。但是我觉得点着了熏还是有烟,还是呛的,不如煮,煮时的蒸汽里带着这个药气,而且,在屋里面熏蒸更好。家里有暖气或者地暖的,可以用毛巾蘸着药汁,铺在地上或暖气上。 以上这些方法,我们都可以操作,做了就比没做强,这也是一种防护。 ★泡脚,让身体气血运行正常 在这个时候,我推荐大家要多泡脚,您可以到药店买点儿干姜,用干姜熬水泡脚,干姜有暖中的作用。 如果受寒了,您切点儿生姜片泡脚也行,生姜片有发汗的作用,寒冷的时候,我们一般不想让身体发汗,所以最好用干姜泡脚。 还可以用十几粒花椒粒煮水,来泡脚,这样可以温暖经络,让身体气血运行增强。 这样做,您的抗病能力就会提升。 当我们气血运行正常的时候,人是不怕外邪的。那么什么时候怕外邪呢? 比如您积食了,吃了太多肥甘厚味的食物,把脾胃功能损伤了,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也可能您受寒了,气血凝滞,流通不畅。在这些情况下,外邪来了您没法抵抗,只能中招。 一个人如果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外邪是没法侵袭他的身体的。 所以,在外感病流行时期,您如果能每天晚上坚持泡泡脚,对整个身体气血运行的维护是有特别大的好处的。 抗外感篇 第2 章 代代相传的抗外感名方 ★人参败毒散,“治四时瘟疫通用” 本篇我要介绍的方子是人参败毒散。我们看这个方子的名字——“败毒散”,一看就是扶正气、打败邪气的。这个方子确实是有来历的,它出自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和我推荐过的藿香正气散是同一个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说人参败毒散可以治疗“伤寒时气”,这说的就是外感病。我们再来看此方适用的症状——头痛、脖子发硬、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寒壅咳嗽——受寒引起的咳嗽、鼻子堵了之后声音重、呕吐、发冷发热等。从这些描述来看,这个方子治疗外感病是很对症的。 基本上在后世医家论述疫病的相关书籍里,都会出现这个方子。比如明代名医——“医林状元”龚廷贤的《万病回春》里就有此方,而且说它“治四时瘟疫通用”,意思就是甭管什么季节,患了疫病就可以用这个方子,因此这个方子在后世地位特别高。 下面我们就看看人参败毒散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 首先是人参,这个方子为什么会用人参来打头呢?我的观点是,在治疗外感病时,一定要考虑到人的正气如何,一定要学会使用补法。您想想,一样的戾气来了,为什么有的人没事儿,有的人却中招了?原因一定是中招的人正气不足。所以,正气不足的人要注意了,戾气容易侵袭您;而且一旦戾气入侵身体,您的正气也不足以驱赶它。 这个时候什么最关键?正气最关键,正气是主导。您会发现,身体壮的人不容易患外感病;即便患上,症状也很轻,慢慢就恢复了。所以正气是抵抗戾气导致外感疾病的关键。 这个方子的立方方向特别明确,用人参做统领——人参为君,就是要先扶正气。而且这个方子越早用越好。为什么呢?一旦戾气已经把您的身体彻底攻陷了,已经到了危重状态,再用这个方子就不怎么起作用了,因为此时人体的防御系统已经崩溃了。 这就提醒我们,戾气刚侵袭人体的时候,就要赶快用人参把正气补足。有了这个正气做后盾,就能够统领、鼓动其他九味药,让它们各走其经,驱邪外出。 这就是人参这味药在这个方子里的特殊作用。 那么,其他药物有什么作用呢? 羌活祛风散邪,但是它偏走太阳经,可以祛上边的风邪。而独活这味药也是祛风散邪、祛湿的,它进的是少阴肾经,从下边把风邪给驱除。所以羌活、独活是一对药。 而且这两味药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味道都特别香——古人跟现代人不一样,古代把这种味道叫香气;可是现代人一闻,这叫药味。现代人认为什么是香味呢?玫瑰花是香味,香水是香味。这两味药的这种香味具有什么特点呢?古人管这叫芳香,可以祛湿、祛秽,舌苔特别厚腻的秽浊之气,用它们就可以去掉。 根据这个特点来看,此方针对的患者的舌苔应该是厚腻的。 同时,这两味药也是祛风之药,有祛的作用。过去有句话叫“风能胜湿”,祛风之药,往往能祛湿。这是我们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赵绍琴老先生的思路。赵老在治疗肾病的时候,如果患者的舌苔比较厚腻,也就是湿重,他往往会加上藿香、佩兰、白芷、独活,用的就是“风能胜湿”的原理。 这个方子里还有柴胡和桔梗。柴胡是往外散邪的,药性往上升,可以清散少阳经的邪气;桔梗药性也是往上走的,是从太阴肺经往上升。所以柴胡、桔梗两味药都是往上升,把邪气往外顶。 那么,枳壳、前胡这两味药的药性往下走,又有什么功效呢?它们的功效是消痰降气。您看,这样方子里就有升有降。 这个方子里还有川芎,是行血中之气的。您的身体一旦被污浊秽气、被湿气给困住了,前面那几味药帮您把湿气、秽浊之气给散去,接下来就用川芎帮您把气血给运行开。 还有一味药是茯苓,这味药是淡渗利湿的。您现在体内不是还有湿气吗?我把湿气再祛除。您看这个方子,它入不同的经络去散邪,有升有降,有行气血的,有祛湿的。最后再加上甘草,调和诸药,坐镇中州。 大家不要忘了还有生姜,生姜有发汗解表的作用,也有祛湿避秽的作用;再加点儿透邪的薄荷,辛凉解表,往外透邪。 这个样搭配下来,方子就比较完备了。 ★让《黄帝内经》告诉您,为什么补足正气才是抗外感的关键所在? 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下,有的人会得病,有的人就没事?关键在于人体正气是否充足!正气足了,外邪怎么变化,其实也影响不到您。如果影响了,造成的危害也会很小。所以,补足正气才是对抗疾病zui有效的方式。 ★教您如何补足正气,辨证、掌握外感风寒不同阶段的症状和应对方法,将外感的风险降到zui低。 流感多发季节的问题,主要是无机之邪——寒邪,或者夹杂湿邪,创造了致病环境,导致有机之邪——流感病毒入侵体内。为了方便描述,我们简单地称之为寒邪和湿邪。而寒邪入侵身体,会分成几个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症状,只有及时发现并予以调理,才能将患病的风险降低。 ★历代大医代代相传的抗外感名方,助您“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伤寒论》首方桂枝汤、《伤寒论》中麻杏石甘汤的加味方连花清瘟胶囊、名医刘完素的名方防风通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的祛湿名方藿香正气散、“治四时瘟疫通用”的人参败毒散、李东垣创立的“仙方”普济消毒饮……历代大医对抗外感屡有奇招,有是证用是药,立竿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