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史料丛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与发展](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41106/22/20241106224126782.jpg)
出版社: 中国工人
原售价: 122.00
折扣价: 87.84
折扣购买: 中国改革开放史料丛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与发展
ISBN: 9787500883531
彭森,现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曾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在政府部门从事政策研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规划工作。多次参加中央重要改革文件和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著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重大事件》(上、下册)、《十八大以来经济体制改革进展报告》、《守望改革守望法治》等著作。
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与发展的主要 历程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逐步探索 、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破除了社会 主义和市场经济相对立的思想教条,走出了一条社会主 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全新道路,极大调动了亿万人 民的积极性,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极大增强了 党和国家的生机活力,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 稳定“两大奇迹”,大踏步地赶上了时代。归纳起来, 这一历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启动与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一阶段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 邓小平南方谈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序幕, 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和 组织保障。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正确贯彻以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是经济体制改革 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 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 的商品经济,强调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 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和市场内 在统一的体制,明确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 在这一时期,改革从农村率先突破,转向城市经济 体制改革并全面铺开,逐步在企业、投资、财政、金融 、外贸等领域引入市场机制,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国民经济的运行机制开始发生实质性变化,市场经济 的运行机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日益扩大,并逐渐占据了 主导地位。在这一时期,“大引进”拉开了对外开放的 序幕,从引进成套设备到利用外资,到吸引外商直接投 资,再到经济特区的筹建,对外开放的领域不断扩大, 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 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