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

唐: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
作者: 荣新江 / 辛德勇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9.10
折扣购买: 唐: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
ISBN: 9787108069733

作者简介

荣新江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辛德勇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孟宪实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韩昇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葛承雍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 于赓哲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李四龙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 西川 诗人、散文和随笔作家、翻译家 苏泓月 学者、作家,《古乐之美》作者 尹吉男 著名美术史学者、艺评家

内容简介

1 唐朝为何有这么强的 生命力 我们一般都说汉唐时代 是中国古代的盛世,但是 为什么唐朝有这么强的生 命力”主驱有两个方面原因 :第一,唐朝对前此400年 的混乱历史进行了制度、 文化上的统合;第二,唐 朝的“世界主义”,它是一个 开放的帝国,所以对各种 各样的外来影响兼容并蓄 。 唐朝的统合能力 从第一个方面来说,我 们把唐朝称为“律令国家”, 因为它把中国自汉魏以来 的传统律法、律令做了一 番非常完善的总结和提炼 ,形成了律令制度。唐朝 有律、令、格、式,“令”和 “式”是一种行政法,即详细 地规定了“你该怎么做”;而 “律”和“格”是“如果你犯了 错,那要如何惩治”。这些 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现 在我们还可以看到保存下 来的唐朝“令”的残本,还有 比较完整的《唐律》。当 然一些类似于“格”和“式”等 具体的规定已经丢失,但 实际上我们从这些保留下 来的文本,可以看出唐朝 是把自汉代以来的各种制 度进行了一番整合和调整 ,同时也吸收了北魏时期 拓跋部族进入中原后带来 的一些北族制度的影响。 比如,隋唐伟大的长安 城与中国传统礼制下建立 的城有些不同,即把宫城 放到北面,市场则在南面 ,这实际上就是受到了北 魏的都城——平城的影响 。北魏的平城采用宫苑制 度,有宫城也有苑,其北 苑就是皇帝打猎的地方。 长安城也是如此,大明宫 、太极宫以北是一个禁苑 ,在长安城的北面没有发 现过唐朝的墓葬。因为整 个禁苑是圈起来的,没有 人敢进去,所以像杜甫他 们写诗,都只是想象皇帝 在里面做些什么。 宫苑体制,实际上是从 北魏沿袭而来的。汉末中 原陷入战乱分裂后,很多 世家大族纷纷迁往河西、 北燕或南方等地。陈寅恪 先生专门写了《隋唐制度 渊源略论稿》,对各种制 度做了清理,研究这些制 度到最后如何整合在唐朝 的制度文化中。陈寅恪先 生在书中特别讲到“都城制 度”。经过这些年的研究, 如今我们对“都城制度”的理 解也有推进,但究其基本 ,“都城制度”是把西域的一 些工匠所带来的域外技术 、文化等糅合在唐朝的制 度文化中。 其实在思想、文化、宗 教、艺术各个方面,唐朝 都是对当时东西南北的一 个总结,它立于长安—— 天下之中,对于前此不同 区域、不同种族的文化都 做了一些整合和取舍。在 学术文化方面,比如说儒 家经典是最重要的思想文 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很多 礼法方面的思想根源,但 是对于儒家经典,唐朝基 本用的是南朝的学术。从 汉魏到六朝以来一些传统 的学说,比如很有名的郑 玄注《论语》,后来我们 就看不到了,因为唐朝用 了何晏的《论语集解》来 讲《论语》,郑玄注的《 论语》就慢慢丢失了。 所以,为什么我们今天 在敦煌、吐鲁番文书中发 现了郑玄注《论语》就很 高兴,因为清朝的儒生下 了很大功夫汇辑郑玄注《 论语》,也仅仅只辑了十 分之一。可是我们在敦煌 、吐鲁番凑起来的郑玄注 《论语》有一半多。为什 么呢?就是因为敦煌、吐 鲁番比较偏远,虽然已经 进入唐朝很长一段时间了 ,学校都用何晏的《集解 》本,但是私塾还是用郑 注《论语》,所以就留下 了很多。 “文化大革命”期间,有 一个重要的考古发现:一 个12岁的小孩子卜天寿的 《论语郑氏注》抄本。当 时很轰动,郭沫若还为此 写了文章。这就表明在南 北经书统一之后,北方的 经书仍在一些家庭的私塾 中传授。 P2-5 现代主义塑造了“现代人”感受世界的心理和方式。强调反叛性、先锋性、实验性的现代主义小说,既在自我意识、人物性格、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同时也挑战小说的创作手法、读者的审美习惯与人们的道德伦理。 这些经典的现代小说,带我们去往无数具有挑战性的心灵视域。那是审美的旅行,也是伦理的旅行,既能帮助我们理解20 世纪所经历的“荒原”与“魔幻”体验,也能让逐渐湮没在数字化、网络化时代中的心灵,重新恢复意识与情感的双重敏感,更好地体察作为现代后果的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