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地域系统功能与乡村振兴路径
作者简介
刘玉,河北无极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农业与乡村发展、土地利用评价规划研究。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 余篇,其中SCI/SSCI/EI 论文38篇;获软件著作权18项;已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 王介勇,山东滕州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A类专项课题、中科院科技扶贫项目以及地方和部委委托项目20余项,连续6年作为核心骨干参加国家精准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100 余篇,其中 SCI/SSCI收录论文40 多篇。获得自然资源部、陕西、海南等省部级科技一等奖 5项,主笔完成的9份咨询报告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
内容简介
乡村振兴发展、国土空间优化利用决策与实践相关从业者的不二之选 。本书基于地理学、系统论、协同论等多学科交叉的视角,研发了具有普适性的乡村地域多功能评价分析与查询展示系统,揭示了全国地域多功能分异格局和演化特征,并以大都市和传统农区为典型案例区,开展乡村多功能的分类、权衡/协同关系及优化策略研究,形成乡村地域系统功能与乡村振兴路径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对系统开展乡村地域系统功能与乡村振兴路径研究的理论建构具有重要价值,对乡村振兴发展、国土空间优化利用决策与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书适合于从事地理学、城乡规划、区域发展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和管理工作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