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质到多样:中小学学校特色建设

从同质到多样:中小学学校特色建设
作者: 李旭|责编:贾娟
出版社: 山西人民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0.02
折扣购买: 从同质到多样:中小学学校特色建设
ISBN: 978720312272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研究的背景:中小学学校特色的理论研究 与实践演进 19世纪,国家举办的公立学校大量出现,并承担起 向社会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然而,对于学校多样 化和特色化发展的需要,却并非伴随着公立学校的产生 而出现。学校的发展经历了由同质到多样、由简单向复 杂的进化过程。由于中小学学校办学特色的研究不仅是 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所以弄 清究竟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以及为什么人们在社会 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到了现代阶段才产生了对于学校特 色化发展的需求,将学校特色建设与社会的演进相联系 进行思考,对于我们理解学校特色存在、以及在实践领 域推进学校特色建设的价值意义重大。所以,本章将对 学校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的进程与学界的研究进行历史 追溯,在对学校特色理论研究和实践演进的考察基础之 上,为了解学校特色发展的现实困境和学理问题提供认 识背景。 一、西方中小学学校特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演进 学校历史发展错综复杂,要考察学校由同质到多样 、由简单向复杂发展的历史,需要对教育发展历史进行 划分。由于近现代公立学校的建立,是伴随着19世纪以 来工业发展和现代国家的建立的进程。可以说,教育是 在国家控制之下而产生,同时教育也是社会的产物。社 会的转型、以及市民社会中各阶级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的 转变都必定会影响到作为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教 育制度的改革。所以,教育发展与生产力水平、政府在 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市民社会各个阶层对教育的需要等 复杂相连。因而以上这些仅以技术发展、意识形态或是 时间为划分的维度对教育发展进行划分的方式忽略了教 育的复杂性和相对的独立性,从而不能更好地反映历次 的学校变革实践与学校特色建设的关系。 由于教育发展是复杂系统自组织的演化过程,对于 教育发展历史进行划分,笔者认为,应该以历次教育转 型期为中轴,将历次的社会转型作为学校变革的背景性 前提。这样才可以比较清晰地把握学校特色建设的内在 规律,也可以更好地反映学校发展范式之间转换背后每 个社会转型期不同水平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以及市 民社会中各阶级的教育期望对学校特色建设的影响。据 此,笔者将学校的发展划分为工厂化发展、实验与变革 、公司式发展三个阶段,来考察学校由同质到多样发展 的历史。 此外,从系统的观点考察每个历史阶段学校特色建 设,将学校特色建设与教育转型、乃至社会转型大背景 相联系,还必须与考察学校内部系统相结合。笔者从学 校发展的各个层面出发,主要涉及学校价值追求、行为 、结构和制度、技术以及学校关系系统等维度,对每个 历史时期学校特色化的进程进行考察。 (一)工厂式隐喻和科层管理阶段 1. 学校转型及其社会背景分析 从17世纪开始,世界各国相继进入重大的社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