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朝枢与民国外交

伍朝枢与民国外交
作者: 张金超
出版社: 广东人民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2.28
折扣购买: 伍朝枢与民国外交
ISBN: 9787218091891

作者简介

张金超,男,1974年10月生,河南南阳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博士。近年曾先后于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学习访问,研究方向为孙中山与中华民国史、近代中外关系史、广东地方史。《清史?传纪?类传?革命党人》、《孙文全集》、《广东省志?孙中山志》、《广东省历史人文资源调研》等国家及省级课题的主要参与者。主持完成省委宣传部下达课题及广州市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各一项,现承担《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专题研究课题一项。出版有《文武兼备的民主革命党——朱执信》(与林家有先生合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初版、团结出版社2011年修订再版)、《田桐集》(与王杰先生合作,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孙中山人生箴言》(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发表论文十余篇。

内容简介

第一章 伍朝枢的家世和早年历练 (1887—1917) 伍朝枢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中英文俱佳,熟谙西 方法律, 了解世界大势,回国后顺势走上政治舞台,很快脱颖 而出,成 为一名职业外交家。 第一节 外交世家 伍朝枢之所以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职业外交家,这 与天时、 地利、人和及其自身聪颖的素质密切相关。 伍朝枢出生十四年后清廷成立外务部。武昌起义 爆发前夕, 在英伦学成归国。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设置外交 部。中国 正值近代外交转型的关键时期,为应对纷繁复杂的对 外关系, 政府急需延聘大量新式外交人才。此乃天赐良时也。 伍朝枢的家乡为著名侨乡广东新会,距离省垣广 州百余公 里。广州是中国最早的对外通商贸易口岸,在早期中 外关系史 上地位独特,“在这中外交往频繁,洋人汇聚的地方 ,人们见闻 广远,他们既热爱祖国,又有国际思想,对外来文化 既不排拒 也不盲目崇拜,中外文化兼容并包,取长补短,从而 丰富和发 展了岭南文化。岭南文化铸就了一批懂洋文、识洋务 的人才, 也铸就了一批放眼看世界的先进人物。大批华人从这 里出发到 南洋和美洲打工,大批商人也从这里出发浮游海外经 商,学生 从这里出发到海外留学,士大夫从这里开眼看世界, 探视外洋 的奥秘,连清政府考虑派遣驻外使者时,也把注意力 集中在这 里,因为在这里容易挑选到通晓各国语言文字,又了 解外面世 界的外事人才。”还有学者在论述近代广东人才辈出 的原因时 特别凸出“海味”元素:“近代国门洞开后,粤人眼 界阔了,忧 患意识升华了;商品经济发育,开辟了多元的人生道 路,思想 随之冲破禁锢而多样化;海洋不再成为畏途,华侨与 侨乡的密 切交关,为新思潮的风行与领潮人物的成长提供了更 广阔的海 外平台。以是,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就显得 自然而 然。”其实,孙中山于1895年10月6日在《拟创立农 学会书》 中就慨言:“伏念我粤东一省,于泰西各种新学闻之 最先,缙绅 先生不少留心当世之务,同志者定不乏人。”特殊的 地理位置 和文化底蕴,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外事人才,除了伍 廷芳、伍 朝枢父子之外,人们耳熟能详的还有陈兰彬、容闳、 黄遵宪、 唐绍仪、梁敦彦、刘锡鸿、何如璋、梁诚、郑藻如、 张荫桓、张 荫棠、梁如浩、王宠惠等。这些人集中在同一部门任 职,乡情 旧谊,门生故知,势必会相互提携。 生在外交世家,伍朝枢已比别人赢在了起跑线上。 父执的 言传身教,家庭环境的熏陶,他人难以企及。 祖父伍社常(荣彰),家境不富裕,早年只身赴南洋 谋生 计。据《中国快讯》(The China Express and Telegraph)记载,伍 荣彰,“原是广东人,后来到了新加坡,并在那里结 了婚。他的 妻子余娜,是一个中国客家女人。……他们在新加坡 生了几个 孩子,其中一个叫伍阿叙”。 父伍廷芳,本名叙,字文爵,又名才,号秩庸。 1842年生 于新加坡,3岁随父回广州芳村定居。早年人香港圣 保罗书院, 1874年自费留学英国,入伦敦林肯法律学院,获博士 学位及大 律师资格,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法学博士,后回香港 任律师, 成为香港立法局首位华人议员。1882年人李鸿章幕, 任法律顾 问,参与中法谈判、马关谈判等。1897年任清廷驻美 国、日斯 巴尼亚(西班牙)、秘鲁公使。后主持修订法律,主张 删除酷 刑、实行陪审和律师制度等。辛亥革命后,代表南方 光复各省 参加南北议和。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任司法总长。 1917年南 下广州参加护法运动,任护法军政府外交总长、财政 总长、广 东省长。1922年6月,陈炯明部兵变时,惊愤成疾, 逝于广州。 母何妙龄,祖籍广东南海,1847年生于香港。为 中华基督 教第二位华人牧师何福堂次女,香港著名华人领袖何 启之姐。 1864年与伍廷芳结婚,以私蓄助夫留学,后随夫出使 各国。 1922年捐私蓄在香港创建何妙龄医院,一生热心教会 事业。 1937年逝世。在伍朝枢去世后,有媒体披露,伍为“ 独子庶 出”,嫡母何妙龄,生母叶氏。据此可知,伍朝枢成 年后娶何 启的女儿何宝芳为妻,就不会有近亲结婚之虞,两人 实际上并 无血缘关系。 舅父何启(后成为伍朝枢的岳丈),1859年生于香 港,字迪 之,号沃生。毕业于皇仁书院,1871年赴英国留学, 先后在鸭 巴甸大学(univeiosity of Aberdeen)取得医科硕士 学位及在林肯 法律学院取得高级法律学士学位,在伦敦与雅丽氏结 婚。1882 年返港,成为大律师。1887年与人共同创办香港雅丽 氏利济医 院,附设西医书院(香港大学的前身)。1890年获任立 法局议 员。1909年任香港大学助捐董事会主席。1912年获英 国政府颁 授爵士勋衔。1914年病逝。 连襟傅秉常,亦戚亦友,后成为伍朝枢外交事业 上的得力 助手。傅原名襞裳,广东南海人,1896年生。早年就 读于香港 大学。1918年任广州军政府总务厅印铸科科长,后赴 沪任职于 沪杭铁路局。1919年任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处秘书。 1920年后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