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政治思想简史

拉丁美洲政治思想简史
作者: (阿)帕特里夏·富内斯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50.00
折扣价: 29.50
折扣购买: 拉丁美洲政治思想简史
ISBN: 9787568093705

作者简介

帕特里夏?富内斯,历史学博士,现任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拉丁美洲思想历史学教授,阿根廷国家科技研究委员会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思想和历史记忆,曾在各大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许多论文。

内容简介

美洲的乌托邦——寻找和建立 我不知道我们明天是否会开始“成为我们自己”,我不知道是在黎明还是在正 午……但我知道,对于我们来说,欧洲在消失……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有了自己的指南 针,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别人的指南针。 ——佩德罗 ? 亨里克斯 ? 乌雷纳(Pedro Henríquez Ure?a),《找寻我们表达方式 的六篇文章》,1928 年 20 世纪 20 年代是过渡的年代,充满了随性的、矛盾的思想。一切都“会成为将要成为的样子”,或者是与过去告别,这种状态有时会让“寻找和断裂”的意义黯然失色。在 1929年的危机之后,其中一些问题及其答案消失了,而其他问题在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变得清晰起来,还有一些问题处于萌芽阶段,被暂时搁置了,又在 20 世纪 60 年代重新出现。20 世纪 20 年代具有一种胶体的特点,但是它对于 20 世纪拉丁美洲的许多知识、文化和政治传统来说具有奠基性意义。 佩德罗?亨里克斯?乌雷纳在 1928 年写道:“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有了自己的指南针,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别人的指南针。” 正如何塞?英格涅罗斯不无忧伤地宣称的那样,如果欧洲的“野蛮人”已经在一场战争中自杀,那么“文明”这个词可以被修改,甚至被颠覆。例如,对于何塞?瓦斯孔塞罗斯来说,历史上的野蛮行为已经被证明更具创造性,是承载各种文明的母体。因此,如果不是带有自主性,即更随意自由地去评判的话,那就无须那么严格地去评判拉丁美洲的现代性。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时间、长度的计量方式有了轻微变化,并削弱了 19 世纪的热点词汇:理性、文明、进步、科学、实证主义。在这些不确定性的缝隙中,出现了一些不合常规的、异样的道路,它们成为考量拉丁美洲的方式。 其他许多大胆的行为也可想而知,尤其是先锋派的反传统行为。画家苏尔?索拉尔(Xul Solar)发明了“新克里奥尔语” (一种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混合语言),秘鲁先锋派人士弗朗西斯科?丘奇万卡?阿玉罗(Francisqo Chuqiwanka Ayulo)创造了“美洲印第安式书写规则”,墨西哥的壁画和《阿毛塔》杂志中也不乏先锋派的反传统表达。如果西方是“没落的”,那么美洲则是焕然一新、大有前途的。人们频频提到新世界主义。斯宾格勒、凯泽林和劳伦斯如同造物主,他们的理论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而又感性的拉丁美洲,大洋那头的美洲大陆仿佛再度被发现。何塞?尤斯塔西奥?里维拉(José Eustasio Rivera)、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Miguel ángel Asturias)、罗慕洛?加列戈斯(Rómulo Gallegos)、里卡多?基拉德斯(Ricardo Güiraldes)、赫尔曼?阿西涅加斯(Germán Arciniegas)、阿列霍?卡彭铁尔(Alejo Carpentier)、海托尔?维拉 -罗伯斯(Heitor Villa-Lobos)……这些文化界的革新者,在创作出他们最著名的作品之前,都在巴黎度过了很长时间。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看上去很矛盾,但是欧洲先锋派和拉丁美洲知识分子返回故国这件事之间是有联系的。在这些新鲜事物中,女性在公共领域的存在感变强了。我们应该记得,拉丁美洲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加布里埃拉?米斯特拉尔(Gabriela Mistral),她曾与何塞?瓦斯孔塞罗斯在墨西哥公共教育部共事过。阿芳西娜?斯托妮(Alfonsina Storni)、布兰卡?卢兹?布鲁姆(Blanca Luz Brum)、弗里达?卡洛(Frida Kahlo)、蒂娜?莫多蒂(Tina Modotti)、安东妮塔?里瓦斯?梅尔卡多(Antonieta Rivas Mercado)和玛格达?波塔尔(Magda Portal),她们凭借公共活动和在各自领域(文学、绘画、摄影、政治)的成就,颠覆了固有的规则和价值观。 人们选择用文字来描绘一个村俗的、种族的、自然的拉丁美洲。在叙事作品和造型艺术中,有根有血的大自然是人们首要选择的主题。奥拉西奥?基罗加(Horacio Quiroga)的故事中的人被文化“流放”,并被一种压倒一切的天性驱使着。无独有偶,罗慕洛?加列戈斯的小说《堂娜芭芭拉》是描绘委内瑞拉平原的文明与文化变迁的代表性作品。同样,马里亚诺?阿苏埃拉(Mariano Azuela)将他的革命小说命名为“在底层的人们”也并不是无意为之,这部作品被卡洛斯?富恩特斯(Carlos Fuentes)称为“赤脚的《伊利亚特》”。《食人宣言》的那句“是图皮,还是不是图皮?”描绘了一个吞噬欧洲文化的印第安人的形象,他以图腾的方式吸收欧洲的价值观,然后获得一种合成的巴西身份。文化民族主义让文学和造型艺术充满了底层人的形象:农民、印第安人、工人、黑人、村夫。迭戈?里维拉(Diego Rivera)的壁画或何塞?萨博加尔(José Sabogal)的版画就是如此。 ★ “从下往上,从里往外看”拉丁美洲的文化思潮、经济形态及社会变迁 “拉丁美洲的良心”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曾说:拉丁美洲不能从上往下,从外往里看,只能从下往上,从里往外看。本书深入拉丁美洲的人的生活,梳理拉美人对自身形象及国家形象的认知脉络,扎根拉美土地和文化传统,从人的历史的角度看拉美思想。 ★ 拉美为何成为拉美? 从拉美人的视角出发,精要剖析拉丁美洲的思想独特性,追踪了其背后耐人寻味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立足于大量真实史料,读者讲述拉丁美洲独一无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囊括两个世纪的拉丁美洲大事件,浓缩拉丁美洲的“前世今生” 本书聚焦两个世纪里的拉丁美洲发展,极为大胆地对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思潮做了总结,浓缩了拉丁美洲在地理、历史、思想、民族性格等方面的“前世今生”,全景式地展现了拉丁美洲独特的发展脉络和文化神经。 ★拉丁美洲历史和思想研究专家学者倾情书写 帕特里夏?富内斯历史学博士,现任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拉丁美洲思想历史学教授,阿根廷国家科技 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思想和历史记忆,曾在各大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许多论文。 ★拉丁美洲历史文化译丛 近年来,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携手前进,经贸合作往来频繁,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数字经济和科技等方面不断加强合作。拉丁美洲究竟是什么?拉美又为何成为拉美?已经是新时代发展下的必要问题。本丛书集结了西班牙与拉美的权威学者,从拉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各方面写出了献给公众读者的历史文化读本集,聚焦拉美人的真实视角,呈现拉美的裸色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