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融(苏台交流合作三十周年)](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190926/20/20190926200940126.jpg)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99.00
折扣价: 59.40
折扣购买: 交融(苏台交流合作三十周年)
ISBN: 9787559420947
情暖游子亲人聚 “四十年前,我欲高飞远去,四十年后,我却落 叶归根。泰州曾是我父母生命旅途巾的驿站。我把满 腔的热泪洒落在你脚下,我永远怀念这可爱的地方。 ”这是台胞谢承业先生回大陆寻亲,下榻泰州时,所 写《归乡》诗中发自肺腑的感叹。 谢先生出生在当时泰州所属姜堰镇上的东板桥。 早年外出求学。再后来在一家远洋公司供职,浪 迹天涯,几度在海上遇险,又几度死里求生,曾 为轰动的海难事件中的新闻人物。 1988年6月15*,谢先生如愿同抵阔别四十年的 家乡。心头默念着:亲人,您在何方?去台前,他从 *后一封家书中得知全家已迁至泰州城上的坡子街。 而四十年后的泰州,已是今非昔比了。谢先生在坡子 街上来回多趟,走访数家,都未寻得亲人线索。夜深 了,谢先生辗转难眠: “难道亲人都……肯定不可 能!” 次*清早,我刚上班,就接待了这位谢先生。得 知情况以后,先是安慰了一番。根据他所提供的父母 和两个妹妹的名字,立即启动了帮他寻找亲人的工作 。去公安局查人口居住卡,去坡子街走访老住户,去 电台播放寻人启事,而这一切都没有能让谢先生如愿 。后来谢先生又隐约回忆起在扬州、泰县两地曾有过 远亲居住的线索。我随即拨通了扬州、泰县两地台胞 接待站电话,请求他们帮助。两地同仁立即按线索出 访,连夜走街串巷,力争早一点帮助谢先生找到他的 亲人。 终于找到了!原来,谢先生一家五十年代初就迁 至上海居住,老母还健在。谢先生简直不相信自己的 耳朵。随即一辆桑塔纳轿车风驰电掣般地驶往上海。 我陪着谢先生去与亲人团聚。 真的到家了!车直接开上海市南昌路274号大门。 86岁,已患老年痴呆的谢老太太唰地站了起来,静默 片刻,方才发出颤抖的声音:“是承业儿吗?”谢先 生紧紧抓住老母的手,泪水模糊了双眼,呜咽许久, 才喊出,“妈妈一一,我终于回家啦!”老泪纵横的 慈母,默默看着儿子,半晌说道:“儿啊,你不是死 了吗?我每年都给你烧纸啊!” 站在一旁的亲戚赶忙向谢先生解释道:“早年就 听说你所在的海轮已遇难,说你也遭了不幸。想不到 啊,你**回来了。”此时此境,多少离别恨,多少 梦断愁,萦绕在这一家人的心头。在场的人都深深地 祝福谢家亲人团聚。 后来,这位谢先生给我写了一封信,感谢我帮他 寻找故土亲人的情谊。信中这样说道:“在我不得不 收起行囊,再去‘浪迹天涯’的时候,我再次感谢您 ,唐诗有云: ‘春*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青山绿水,后会有期,我将永远怀念泰州这个可爱的 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