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夏娲

才女夏娲
作者: 於可训|责编:刘云//程玥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6.60
折扣购买: 才女夏娲
ISBN: 978755004487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地老天荒 鞠保第一次看见抢滩的场面,是在二十几年前。他 被白鳝爹裹挟着,亲身经历了禹王湖的男人一生中要经 历无数次的争夺生存领地的壮举。 那天早晨无雾,天色甚晴。 坐落在戢家墩东南角的戢姓祠堂,门前点着两支火 把,照着祠堂乌黑的门脸子上的一副木雕楹联。联语很 怪,上联是:“一挂无鳞,泥鳅短,鳝鱼长,鲶鱼嘴阔 。”下联是:“三物有壳,乌龟圆,老鳖扁,螃蟹横爬 。”横额是四个大字“禹湖精灵”。这实在不像是一姓 祠堂的格局。某年就有个粗通文墨的鱼贩子到禹王湖收 购鲜鱼,见了这副楹联,当即摇头,当着戢家墩人的面 说:“原来贵村养了一群乌龟王八蛋。”话虽是玩笑, 但用意恶毒,一听便知。要是放在外村人身上,不把这 个鱼贩子揍扁了才怪。但戢家墩人任什么都可能生气, 甚至甩胳膊动腿,唯独听了这句话不生气。不但不生气 ,还要笑这个外路人少见识,作古作怪。你去访访看, 戢家墩老少几代人的名号里,沾上泥鳅、鳝鱼、乌龟、 老鳖,还有蛇鸟虫兽的,就不在少数。禹王湖人,没有 泥鳅、鳝鱼的滑头,没有乌龟、老鳖的硬劲,风里浪里 ,泥里水里,就别想存身。“乌龟王八蛋”?以为占了 爷们的便宜,轮到你孙子,还差一把劲——不配! 话虽是这么说,听说最先撰下这副楹联的秀才先生 原来就是含着骂人的意思。戢姓的先人是吃水上饭的, 有一年在禹王湖上掀了一个富户的大船,取了金银细软 ,任什么人也不救,唯独救起了这家富户请来的教书先 生。原意是想留下这位先生教教本姓的子弟读书认字, 不想这一介儒生骨架子轻,心气却硬,宁死不事贼酋。 还借为戢姓祠堂写楹联的机会,含沙射影地骂了戢姓的 先人。据说戢姓的先人也看懂了这个意思,但并不生气 ,还连声说好。临了又送了些银子,客客气气地打发先 生上路。先生到底是忠厚之人,竟为戢姓先人的精诚所 感,临走又叫人取了笔墨,在这副楹联上加了“禹湖精 灵”四字横批,居然把两句恶语翻转过来,算是报了戢 姓先人的不杀之恩。戢姓先人也暗暗称服,后来又叫人 用上好檀木刻了,挂在戢姓宗祠门前。虽然不恭不敬, 不伦不类,联句也近乎打油,对仗不整,滑稽可笑,但 既是先人所为,后代也就没有人敢改这个规矩。说起来 ,也可见戢姓先人当年敢作敢为的一点豪爽之气。 说话间到了民国二十年。这时候,戢姓的族长已是 白鳝爹的亲老子戢福成。戢福成外号戢马鲤。马鲤是禹 王湖的一种鱼,形如纺锤,两头尖圆,性好偎泥,狡猾 阴险。这天早晨,戢马鲤站在“禹湖精灵”的匾额下, 召集戢姓青壮男丁,正在举行抢滩前的一个简短仪式。 鞠保被白鳝爹拽到祠堂门口的时候,仪式刚刚开始。就 看见白鳝爹的爹把一碗酒高高地举过头顶,又当着众人 的面在祠堂门口的泥地上洒成一条横线,然后一甩碗, 对着祠堂的牌位拜了三拜,转过身来,对着众人说:“ 列位听着,祖宗在上,儿孙在下,天不张眼,地不开口 ,滴血为界,不认亲疏。三声铳响,大家向前,心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