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阅读(20分钟读懂一本书)

高效阅读(20分钟读懂一本书)
作者: (日)渡边康弘|译者:金磊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4.40
折扣购买: 高效阅读(20分钟读懂一本书)
ISBN: 9787559609700

作者简介

渡边康弘(Yasuhiro Watanabe),*本Read For Action读书会创始人。一般社团法人“商业模式革新协会”理事。 毕业于青山学院大学经济学系。20岁时克服了一直以来不擅阅读的问题,并在大学一年级时,运用从书中所学的知识开始创业。每年阅读超过500本以上的经营管理类英文书籍,还通过举办英文商业杂志的发行、国外作者的交流会等活动,推广阅读文化。

内容简介

获取真正想了解的信息必须要做的事 我们在了解事物时,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来进行 认知与记忆的。 途径1:下意识地记忆,没有意图地回忆。 途径2:有意识地记忆,有意图地回忆。 我们常说**印象**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 印象是我们下意识接收到的,而且很难被改变。例如 ,只要我们记住了朋友的相貌和声音,今后即使是不 经意间,也能回想起他眼睛的大小或者嗓门的高低等 。这些都是在下意识的情况下经由“途径1”处理得到 的信息。 然后,几次见面以后,我们会产生“好像与*初 见面时给我的感觉不太一样,他真实的一面原来是这 样”的想法,并在*初的印象中添加*多的信息,从 而逐步改变我们对他的认识。这就是有意识地去修正 我们认知的过程,属于“途径2”的范畴。 对于“学习”和“阅读”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 。就像幼儿牙牙学语的阶段,会下意识地学习语言那 样,我们都会通过“途径1”来下意识地了解并记住很 多的信息。 所以说,*开始所看到的内容就显得特别关键了 。有时我们下意识接收到的信息,也会对我们之后了 解的重要内容带来影响。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看书的目录,作者 的观点可能就会先入为主地传达给我们,而我们自己 真正想要了解的信息,可能就无法获得了。那么,为 了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我们当然又 要付出时间和精力了。 所以,阅读时的中心应该是“你自己”才对,而 不是书籍本身或者作者。 假如你现在很想喝咖啡,那么是随便给你哪一种 咖啡都可以吗?你心里所想的也许是星巴克里的拿铁 ,也许是便利店里一百*元的咖啡,抑或是让不喝咖 啡的希拉里·克林顿都倾心的巴哈咖啡。 我们需要通过沟通和交流,将自己内心的所思所 想传达给对方。星巴克的拿铁,也许对你来说并不只 是一杯拿铁咖啡而已,还有那带着热量的特大号咖啡 杯,以及为了让你享*咖啡的醇香与美味而加入的少 许牛奶,总之,这些加在一起才是你想要的咖啡。所 以你看,即使是对一杯咖啡的需求,也是因人而异的 。 如果一上来就阅读书籍的目录,就好比是强迫自 己喝下了由作者推出的、面向上万人的一杯咖啡。 虽然说不出来有什么区别,但是一旦喝下了这杯 咖啡,就相当于自己“想喝咖啡”的需求得到满足, 而自己真正期待的东西已经被忘记了。 本书所介绍的“共振阅读法”,为了实现以“读 者”为中心,会要求大家不要从目录开始看起。在阅 读的过程中不*作者意图的干扰,以和作者进行平等 对话的姿态,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自己真正想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