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科技助力系列:油茶主推良种配套丰产新技术](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41001/02/20241001021334356.jpg)
出版社: 湖南科技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9.70
折扣购买: 乡村振兴——科技助力系列:油茶主推良种配套丰产新技术
ISBN: 9787571026912
陈永忠,湖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果研究所所长,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油茶主推良种配套丰产新技术,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
第五节 油茶繁育技术 油茶繁殖技术包括实生繁殖、扦插繁殖、组织培养、嫁接繁殖等等,其中,芽苗砧嫁接是目前油茶苗木繁殖最成熟的育苗方法。嫁接繁殖是将一个植株的芽和短枝,嫁接在另一植株上,使两者愈合、生长在一起并发育成一新植株的方法。其中前者称为接穗,成熟接穗的部分称为砧木。利用嫁接繁殖方法繁殖出来的苗称为嫁接苗。植物之所以能嫁接成活,主要是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细胞具有很强的分生能力,产生愈伤组织,将嫁接的伤口愈合好,并分化产生新的输导组织及其他组织,使之愈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嫁接苗的特点是砧木吸收的养分和水分输送给接穗,接穗又把同化后的物质输送给砧木,两者形成了共生关系。 嫁接繁殖的优点:一是保持原品种优良性状;二是提前开花挂果,由于接穗嫁接时已处于成熟阶段,砧木根系强大,能提供充足的营养,使其生长旺盛,有助于养分积累;三是成苗快,由于砧木比较容易获得,而接穗只用一小段枝条或一个芽,因而繁殖期短,可大量出苗;四是可以克服某些植物不易繁殖的特点,对于扦插不易成活或者播种繁殖不能保持优良特性的植物均可采用嫁接繁殖。 下面重点介绍油茶繁殖中最重要的三大核心关键技术:芽苗砧嫁接、容器培育技术和采穗圃营建技术。 一、芽苗砧嫁接技术 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是采用油茶大粒种子经过沙藏促芽处理,待种子发芽但尚未展叶的幼芽作砧木,以当年生优树和优良无性系枝条作接穗的一种劈接法。芽苗砧嫁接的优点是可以大大缩短培育嫁接苗的时间,实现室内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是目前培育油茶良种嫁接苗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嫁接时间需根据穗条成熟时间与芽砧生长情况而定。芽砧可通过种子贮藏和催芽调控,关键是穗条原则上依据新梢抽发和生长季节变化。油茶春梢作接穗是应用最广的,所以中亚热带油茶核心产区通常在5月上旬,当然,也有因品种或特殊气候下提前或推后的;油茶当年生春梢半木质化、砧木苗的胚茎长度超过5厘米时,就适宜进行嫁接。 操作方法和步骤如下: (一)砧木催芽 1.砧木种子的选择与贮藏。 油茶果收摘后在通风处堆放3~4天,然后脱壳,筛选大粒饱满的种子在阴凉处风干,用清洁稍干的河沙与种子在室内分层储藏(沙子与种子体积之比为1.5:1)。 2.沙床促芽。 在2月底或3月上旬,把沙藏的种子筛出来,播在沙床上。沙床必须选在排水良好的平坦地面,沙床用沙为新鲜河沙,在地面上先垫一层约10~15厘米厚的清洁湿河沙,把种子均匀撒播在上面,种子尽量避免重叠,再盖上10厘米厚的湿河沙,用清水喷透沙床,然后盖上薄膜或稻草,沙床要保持湿润,如发现湿度不够,应及时喷水,到5月中旬即可进行嫁接。 图2-18 油茶芽苗砧嫁接催芽 (二)圃地准备 1.圃地选择 如果嫁接后直接定植在容器杯中、培育容器杯时,对圃地选择要求不严,要求便于排灌的平整地面即可。如果是“两步法”育苗,先培育地栽祼根苗再上容器杯时,宜选择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疏松,pH值5.0~6.5的黄壤、红壤地,也可选用酸性珠缓坡林地、旱地或排水良好的水田等。高湿、排水不良、黏重板结或干燥的沙土、碱性土不宜作苗圃。 2.整床 对选用的圃地,在先年的冬天挖翻,在当年4月底施足基肥(每亩施土杂肥20担,或复合肥100千克),整好地后即开始作床,苗床要求宽l.0~1.2米,床面覆盖一层4厘米厚的黄心土。 3.架好荫棚 栽植油茶嫁接苗的圃地必须设有荫棚,荫棚高l.5~1.8米,遮阴度在70%~80%。 4设置薄膜拱罩 在栽植芽砧苗并喷透水后,立即架设竹弓盖薄膜成拱棚,拱棚的四周要封闭严密。 (三)嫁接和栽植 1.嫁接材料准备 嫁接前准备好包扎用的铝皮,定制先剪成长1.5~2.0厘米、宽0.6~0.8厘米的小片,也可卷成筷子粗的筒状,有些育苗户也采用薄膜带或革命草草茎做捆扎材料,这种草茎可于嫁接成活后自然干缩脱落,不污染圃地。其次是准备好嫁接用的单面刀片、毛巾、盆子、木板等用具。 2.接穗的采运和保存 穗条应选择通过鉴定的优良无性系的当年生粗壮、腋芽饱满、无病害的半木质化新梢,随采随接为为好。如果要长途运输,要注意保湿,应将采下的穗条整齐地捆扎好,在下端包上浸饱水的脱脂棉,装入纸箱内,以免挤压。在运输过程中要做到保湿,对一时接不完的穗条,可插放在阴凉处的沙床上,注意经常喷水,一般可保存一周左右。 油茶主推良种配套丰产新技术是助力乡村振兴、农民致富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