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从学习科学到高效教学

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从学习科学到高效教学
作者: [美]约翰·阿尔马洛德 道格拉斯·费希尔 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79.80
折扣价: 53.50
折扣购买: 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从学习科学到高效教学
ISBN: 9787300329086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约翰?阿尔马洛德 美国詹姆斯?麦迪逊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兼教学执行主任。著有十几本关于有效教学的书籍。

道格拉斯?费希尔 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领导力教授,健康科学高中学科负责人。他曾获国际阅读协会威廉?S.格雷荣誉奖和全美英语教师委员会英语领导力会议颁发的模范领导者奖。著有《教师清晰行动手册》《理解力》和《如何让辅导有效》等。

南希?弗雷 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领导力教授,健康科学高中学科负责人,国际读写协会读写研究专家组成员。她与人合著有《可见的学习与读写教学》《这就是平衡的读写》和《反弹》等。

译者简介:

邢天骄 蔚来教育创始人,多一点家庭教育创始人,美国巴克教育研究院(PBLWorks )中国主理人,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她深耕创新教育领域多年,致力于通过项目式学习赋能学校和家庭。

何珊云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智能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专家,浙江省STEAM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专家。

内容简介

译后记
盛群力

本书的亮点与特色是将学习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课堂上可以应用的各种原理与实践,同时提供了多种学习策略,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习效果。
本书作者一开始就亮出了鲜明的观点:学习不是碰运气,而是靠设计。设计意味着你在还没有出发之前,就要搞清楚自己想到哪里去,为什么要到那里,怎么到那里,最后有没有到达想去的地方。
这就让我想起了有一阵子关于学习(教学)是要“生成”还是要“预设”的讨论。赞成“生成”者无非是想强调学习的动态性、灵活性和条件性等因素,所以将“预设”作为假想敌来抨击。其实“预设”就是“设计”,而且不是一般的设计,是系统化设计,既要着眼于整体,有大格局,又要落实细节,有慢功夫。可以这么说,预设越精细,生成才越自由。所以,本书反复强调的学习质量或者成功来自教学设计,这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有其现实价值。本书介绍了学生如何学习的科学,并将其转化为有效学习原理和实践,供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或学生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应用。本书的编写体例和结构切实体现了作者的核心理念——不是碰运气,而是靠设计。设计促进学习,设计达成优质。
本书的第一部分主要讨论的内容有:学习是什么 —— 是碰运气还是靠设计;知识的三种类型——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学习的三种机制 —— 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和储存知识;破除学习的种种认识误区或者迷思,树立真正的学习科学观——向科学要质量和效益。
本书第二部分提出了七条有效学习原理。作者认为应用这些原理的学生可以鹏程万里、前景绚烂和大有可为,所以称之为“promising principles”。七条有效学习原理是激发动机、集中注意、精细编码、提取和练习(间隔练习、交错练习)、认知负荷、积极困境和及时反馈。有些原理可能其他书也阐述过,但本书作者在新的条件下进行了重新解说。
本书第三部分总结了六条开展直接策略教学的原理——确立目标、整合旧知、总结归纳、绘制图示、自我检测和精细询问。
本书第四部分讨论了如何在课堂上生成和收集证据,以持续改进教学。
本书在阐述学习的科学观、七条有效学习原理和培养自我调节学习者需要了解的六条直接策略教学原理时,特别重视先扶后放、有扶有放和扶后放手的现代教学观,即“扶放有度”“扶放精准”的教学观。本书提供的定义界说、案例说明、观点论证、前后照应、实施准备、实施过程、综合思考、梯级练习、检查理解和及时反馈等体例,不仅探讨了“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同时也绝妙地展示了“教学是如何发生的”。
本书引进了当代学习科学与教学设计中受到广泛关注和实践应用的新模式,如“生成学习模型”“认知负荷理论”“扶放有度教学”等。其丰富的资源支持能够帮助教师将学习科学的研究结果转化为课堂实践,提供了教师进行教学设计需要的各种学习经验。
本书通俗易懂,用表格、图示、练习方框的形式强化阅读效果。本书的原书名有一个重要的词“playbook”,它是一种“教程”,但同时也可以看作一个“剧本”、一份“攻略”、一套“图解”。所以,本书阅读起来让人感觉很接地气。本书特别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读书会,以及家长和个人自学。
本书由杭州蔚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O 邢天骄负责翻译前言、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由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何珊云副教授负责翻译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学生吴上好(模块 12 — 14)、周佳雯(模块 15 — 16)和黄玥(模块 17 — 19)参加了初稿翻译。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盛群力教授负责全书翻译策划和审订。
衷心感谢源创图书的青睐,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将本书列入出版计划!衷心感谢泮颖雯、郭晓娜编辑。本书翻译中有差错的地方,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前言
本书探讨了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学习不是碰运气,而是靠设计。学生如何学习?我们如何通过设计课堂、学习体验和任务,将这些与学习科学相关的知识用于促进高质量学习?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与重点学科相关的内容、技能和理解。从英语课中的推理判断、环境科学课中的森林砍伐、艺术课中的透视,到体育课中的空间意识,内容涵盖诸多主题和创意,跟课堂上的学生一样多样化。此外,与每个学科相关的内容、技能和理解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同社会、情绪、情感和语言学习息息相关。仅仅将学习定性为“读、写、算”,与我们在课堂上力求达到的高度复杂的、多维度的、令人向往的学习相去甚远。学习应该是灵活、持久且实用的。

下面我们以丽贝卡?安德森女士(Rebecca Anderson)充满活力的一年级课堂为例。在这堂课上,她的学生正在学习等式。以下是她如何澄清并阐明当天的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今天,我将学习相等的算式,比如,17-5=16-4。今天,我还要学习向同学讲解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达标要求:完成本模块学习后,我能够:描述数学中“相等”的含义;确定两个算式是否相等;用不同的模型解释自己的想法。

除了“学习目标”和“达标要求”中明确规定要掌握的内容,请在下一页的空白清单中列出安德森女士的学生应该知道、理解和掌握的拓展知识。第一行作为示例已填写。

安德森女士在“学习目标”和“达标要求”中清楚地阐述了学生应该知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但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这些。有些方面是安德森女士没有明确说明的。例如,学生必须学习数学论证中涉及的语言、如何构建数学论证的框架、用不同的模式解释自己的思考,以及努力解决问题和与同伴互动时的社会、情绪和情感策略。换句话说,安德森女士对学生学习的期望远比确定17 - 5 是不是等于16 - 4 要复杂、广博和深远。学习理应如此。这个例子的基本观点是,学习是复杂的、多维的,因此,学习体验应该精心设计,不能靠运气。让我们再看另一个示例。贝蒂?迪克森(Betty Dixon)使用露易丝?劳瑞(Lois Lowry)的《记忆传授人》(The Giver)作为下一页4 个标准的核心文本(National GovernorsAssociation Center for Best Practices, 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2010)。

1. CCSS.ELA-Literacy.RL.8.2.确定一个文本的主题或中心思想,分析它在文章中的发展,包括它与人物、背景和情节的关系;客观地总结文本。
2. CCSS.ELA-Literacy.RL.8.3. 分析故事或戏剧中特定的对话或事件如何推动情节,揭示角色的某些方面或导致某个结果。
3. CCSS.ELA-Literacy.RL.8.4. 确定单词和短语在文本中的意义,包括比喻和隐含含义;分析特定的词汇选择以及不同文本间的类比或引喻对词义和语气的影响。
4. CCSS.ELA.W.8.3b. 使用叙事技巧(如对话、故事发展速度、描述和反思)来展开经历、事件和人物角色。

在这个特定的例子中,我们的重点不一定是显性的或隐性的学习目标和达标要求,而是学习的迁移。迪克森女士希望学生不仅要学习主题,还要学习对话和人物的行动如何推动情节发展,了解单词和短语的比喻和隐含含义,以及作者使用的叙述技巧。她希望学生能将这种学习迁移到其他场景中,并在独立阅读时应用这些语言文学技能。同样,这一过程也是复杂的、多维的,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学习体验,使学生既能学到思想和知识,又能将其迁移到新的环境中。

本书作者想做的正是类似以上两个例子中的事。了解“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有助于我们为学生设计学习体验,提升学习成效。换句话说,在安德森女士和迪克森女士在为学生设计学习体验时,“学生是如何学习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如何影响她们的决定?此外,在学生逐步成为独立学习者的同时,他们如何从理解学习中受益?

本书写作目的

本书写作的目的是仔细研究“学生如何学习”,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设计符合学习规律的学习体验。在本书中,我们将解读学习科学,设计将学习科学转化为有效学习原理和实践的学习体验。这一过程包括运用促进学习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及通过生成和收集学习的证据来“监测”我们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理查德?梅耶(Richard Mayer)断言,“如果你想帮助人们学习,你最好能了解一些学习的原理”(2011,p. vii)。本书的各个模块将着重增进你对“学生如何学习”的理解,将教师置于工作中心,使你在课堂上能更好地利用这些理解(见图0.1)。

然而,你可能也注意到了,图中最下方的“设计促进高质量学习”(great learning by design)是一种策略教学。在本书中,我们还将探讨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是如何学习的,了解促进、帮助和保持学习的工具。我们希望学生在自己的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最有效的工具助力学习。

模块化学习计划

根据韦氏词典的定义,“playbook”(策略手册)应包含团队完成共同目标和解决问题可使用的策略和方法。本书就是这样一本策略手册。
在本书中,共同目标是将学习科学的有关成果转化为有效学习原理和实践。教师可在课堂上运用这些原理和实践,学生也可以在自己学习时使用。因此,后续的每个模块都是为了帮助你掌握这一过程。就像我们之前推出的其他策略手册一样,前言之后的模块不一定要按顺序完成,也无须一次完成。教练及其团队如想完成任务,则可以选择最适合当前环境或情境的策略。例如,一个足球队是使用叠瓦式跑动、撞墙式传球将传球范围扩大,还是让边锋传球,取决于当前足球场上的情况。足球场上的情况是多变的,也是复杂和多维的。最后两个描述词(复杂和多维)听起来很熟悉—— 我们就是这样描述安德森女士、迪克森女士和你的课堂上的学习情况的。如果当前的环境或情况需要本手册中的某个模块,你的团队就应该利用它。因此,我们对本书内容做了如下规划。

本书由四个部分组成(见下页表0.1)。第一部分将描述课堂上的学习、不同的思考学习的方式、学习的障碍,以及探索学习科学的主要发现,以此来解读学习科学。在你的课堂上学习意味着什么?学习科学提供的有效学习原理和实践可以在我们的课堂上发挥作用。然而,我们必须对这些原理和实践进行调整,以反映课堂的实际情境,然后得到证据,使教师和学生都能确定学习是否已经发生。因此,我们必须花时间去发现并明确学习的定义,即在我们自己的课堂上,在当前分学科、分年级的背景下,学习是什么样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评估学习科学的某一具体发现是否属于有效学习原理和实践。

本书的第二部分仔细研究了学习科学中的有效学习原理和实践。然而,这些模块提供的不仅仅是原理和实例的概述,更是如何根据各个班级的实际情况调整原理和实践(或干预措施)(见下页图0.2)。

接下来,我们把注意力转移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学生的学习策略有可能大大促进学习(Visible Learning MetaX,2021)。这是本书第三部分的重点。学习策略工具包括总结归纳、间隔练习、交错练习、精细询问和迁移策略等。如果能有效运用这些策略,那么学生就能更好地学习。

第三部分中的每个模块都将采用从扶到放的方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教授学生学习策略。与前面的模块一样,我们都强调根据你个人课堂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学习策略—— 利用学习策略来克服学习障碍(见图0.3)。

学习策略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超越了具体的学习,走出了课堂。我们希望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并且在没有教师的指导时仍能知道该如何继续学习。这些模块将在以下方面帮助学生。

?选取最佳学习工具助力学习。
?获取学习反馈信息。
?监控学习进程。
?必要时对学习做出调整(Frey et al.,2018)。

本书的最后部分着重于生成和收集有关影响力的证据。有效学习原理和实践是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评价的第一个方面是聚焦评估思维,并关注生成学习证据的必要性。最后这一模块强调,我们视自己为证据的生成者—— 验证学习,挑战学生,而不是学习的评判者。本模块中的任务将引导学生对理解的发展做出检查,为学生提供反馈的机会,从而生成学习的证据。这就要求我们直接与学生讨论他们的学习情况。利用生成的证据,我们如何将这些讨论从关注成绩(即对学生和学习进行评判)转向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例如,一对一的谈话、错误分析、学生主导的会议、确立目标、进度监控)。因此,教师的职责是提供互惠和有效的反馈,重点在于给予和接收有关学习的信息。

在模块中学习

每个模块都有一个特定的重点,解释模块内的观点,以确定目的(学习目标)。随后,该模块会把模块目标与学习科学的具体发现联系起来。本书的配套网站上有许多资料,有助于将学习科学的发现转化为课堂实践。大部分资料都是关于学习科学或将其转化为课堂实践的开创性作品。当你看到20 世纪70 年代的文章时,请不要惊慌。这只是意味着该研究是首个报告特定发现的研究,或是它确立了领域所有后续研究的“黄金标准”。例子涵盖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内容、技能、实践、处理、理解等。从学习数学中的位值到写一篇议论文,我们力求提供大量案例来说明这些原理和实践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课堂。

合作创优质

本书的每个模块都可以在各个年级和各个学科进行实践和应用。你可以在练习部分写下自己的答案。你可以依据实际条件与同事进行讨论。尽管本书可以用于个人学习,但要转化和实施有效学习原理和实践,最好是与同事一起集思广益。我们建议与责任伙伴和指导教师一起使用或用于共同计划和PLC+会议(见Fisher et al.,2020)。

我们先从责任伙伴说起。在共同计划或你的PLC+ 会议期间使用本书可能不太现实。你可能更愿意与不同学科或其他学校的同事合作。

你和这位同事可以通过一些模块参与任务,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调整有效学习原理、实践和干预措施,并评估其影响。你们将作为责任伙伴,增进对学习如何发生的理解,并在设计课堂、学习体验和任务的过程中利用这些新知识。

合作使用本书的第二种方式是与指导教师一起工作。指导教师可以提供一个外部视角,来观察课堂教学和学习。他们可以在正确的时间给予正确的反馈。与指导教师就学习如何发生、如何设计学习体验和学习任务展开批判性对话并一起评估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对我们自己的专业成长非常重要。

最后,本书可以促进PLC+ 会议的对话(Fisher et al.,2020)。我们相信,你可以将本书内容作为工具,支持你在PLC+ 会议中所做的工作。PLC+ 的以下五个指导性问题,有助于你将注意力持续集中在学生的学习上。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现在做到哪一步了?
?我们如何促进学习?
?我们今天学了什么?
?谁受益了?谁没有受益?(Fisher et al.,2020,p.8)

在PLC+ 会议中,教师需要确定学习目标并讨论教学思路。他们会聚在一起回顾学生的学习,弄清楚其努力是否有成效,还会讨论那些需要额外指导或支持的学生(见下页表0.2)。回顾一下理查德?梅耶说过的那句话:“如果你想帮助人们学习,你最好能一些学习的原理。”在此过程中,我们最好同心协力,共建学习者共同体。

无论你是有一个责任伙伴、指导老师,还是拥有非常有效且高影响力的PLC+,合作的优点是使你有机会围绕自己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批判性对话。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学生是如何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