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凑真相——认清纷繁世界的十大数据法则](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0306/11/20230306113056182.jpg)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65.00
折扣价: 42.30
折扣购买: 拼凑真相——认清纷繁世界的十大数据法则
ISBN: 9787521743159
蒂姆·哈福德(Tim Harford) 幽默的生活经济学大师,《金融时报》知名专栏作家。在专栏中,他用前沿的经济学理论为读者五花八门的疑问和牢骚提供轻松诙谐的经济学解读。 英国皇家统计学会荣誉会员,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学院的一员,获得过众多经济学和统计学新闻类奖项。2019年,他因对“经济学的普及与推广”的贡献被授予大英帝国官佐勋章。蒂姆与妻子和三个孩子在牛津生活。 著有《混乱》、《卧底经济学》(全四册)、《塑造现代经济的100大发明(上)》、《塑造现代经济的100大发明(下)》。
法则四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蜉蝣是地球上生命最短的生物,它们只能活一朝一 夕,但这不妨碍两个老蜉蝣在凉 凉的小溪里虚掷光阴,在一些小蜉蝣面前闲话“当 年”。 一个说:“日头大不如前了。” “唉,就是。以前的太阳那叫一个周正。全是金黄 色的,哪是现在这个红脸蛋。” “对呀,那时候,它比现在还高呢。” “可不是吗。您说得太对了!” ——特里·普拉切特,《灵魂收割者》 2018年4月,媒体向伦敦市民报道了一条爆炸性新 闻:“伦敦的凶杀犯罪率首次超过纽约!”这个新闻头 条让人感觉伦敦的黑帮已经猖獗到无法无天的地步。这 话不能算错,前提是你得忽略美、英对“凶杀”的不同 定义。2018 年2 月,纽约市有14起凶杀案,伦敦是15 起。 然后呢,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吗? 抱歉,什么问题也说明不了。这一对数字不能说明 什么。我们如果想了解实际事情,需要后退一步,拉开 距离,从更广的角度来考察这个问题。 关于伦敦和纽约的凶杀案,这里有一些数据应该让 大家了解一下。1990 年,伦敦发生了184 起凶杀案, 而纽约则发生了2262 起,是伦敦的10 倍多。在大家的 印象里,纽约早已是堕落的、命案频出的罪恶之城,所 以消息一出,伦敦市民开始对他们的城市有可能步纽约 之后尘而感到惊恐。但自1990 年以来,伦敦的凶杀率 一直呈下降趋势。2017 年,伦敦共发生130 起凶杀案 ,其中10 人还是死于恐怖袭击。1990 年伦敦就已经算 安全城市了,今天就更安全了。至于纽约,其2017 年 的凶杀案已经降至292 起,这意味着纽约仍然比伦敦治 安环境差,但比1990 年安全了许多。 (对比每百万人的凶杀率才有意义,而不是凶杀案 件总数,但是纽约和伦敦的人口接近,所以我们就可以 直接对比案件数量。) 既然现在的纽约治安改善了很多,就会偶尔出现某 个月纽约的犯罪记录特别低,而正好碰到伦敦的有些高 ,那么就会有纽约当月的凶杀案比伦敦少的现象。数字 就是这样,一段时间内,此消彼长,很自然的事。 因此,报上的那则头条说的只是偶发现象,但它却 误导了我们,真正的治安状况其实是向好的:伦敦已经 变得更安全,而不是相反;纽约这个后进生虽然进步神 速,但伦敦还是比它更让人安心。我们只有了解了来龙 去脉,才能知道真相。 1965 年,两位挪威社会学家约翰·加尔通和玛丽 ·鲁格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所谓“新闻”在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我们关注的频率。媒体知道它们的大多数观 众每天或每隔几个小时都要查看新闻,它们会自然而然 地实时告诉我们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以财经新闻为例。彭博电视台的屏幕上在时时滚动 《泰晤士报》年度图书,《星期日泰晤士报》十大畅销书之一,受全球读者追捧的经济学家蒂姆·哈福德跨界、回归理性的全新力作,教我们用数据思维武装自己,看清事物真相,培养基础思维力,做纷繁世界的聪明人。 十大数据法则,没有数学公式,没有复杂运算,只有故事和常识,每个人可学可用的黄金数据法则,让我们在信息爆炸时代去伪存真,看看清事物真相。 作为受全球读者追捧的经济学家,蒂姆·哈福德的著作具有独特的幽默叙事风格。通过讲故事为读者讲明白统计数据背后的原理,为读者上一堂生动的统计学课,摆脱统计学枯燥的刻板印象,为读者奉上一本生动有趣的数据科普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