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笔记--李镇西30年课堂教学精华
作者简介
李镇西,四川乐山人,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当代知名教育家。先后任教于四川乐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学、成都石室中学,在成都武侯实验中学任校长多年,并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做教育学术报告数百场,上浯文教学示范公开课200多堂,代表作有《爱心与教育》《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民主与教育》《做最好的老师》《给教师的36条建议》等。曾荣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称号.曾被提名为“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 李镇西从教多年,坚持践行科学的素质教育,获得各界的肯定与推崇,2007年7月31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同志题词说:“他走的乡村平民教育之路是正确的,他和同事们通过‘提升教师、关爱孩子和影响家长’三件事。让孩子们享受优质教育,富有创意,符合实际,抓住了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他们所从事的事业是高尚的,我向他们表示敬意。”
内容简介
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讨论以展示所有学生的真实思 维状况?毕业复习期间,是只重点抓部分升学有望的 学生呢,还是面向所有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如此 等等,都体现出教育者是否真正平等地尊重学生的权 利。 教师不但自己应该对每位同学一视同仁,而且 还应该在教学中营造一种同学之间也互相尊重、真诚 友好、平等相处的氛围。让学生在这平等的氛围中感 受平等,并学会平等。 5.重视法治 尽管“法治”是一种治理国家的方式,但其精神 实质无非是依靠体现公共意志的规则(法律)来实施 管理,而且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统一的规则。正是在这 一精神实质上,民主教育与法治精神得以沟通——民 主精神同时也就是法治精神。 让学生依据共同制订的规则参与教学管理,是民 主教育中法治精神的突出体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 ,其主体性不仅仅体现在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方面, 也体现在参与教学的管理方面。既然尊重学生,而且 承认教师的所有工作从根本上说都应服务于学生,那 么,学生对教学更应该有建议、评价与监督的权利。 教师没有理由不尊重学生的这个权利。对真正的民主 教育来说,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互相监督是理所当然 的。当然,长期以来,教师对学生的建议、评价和监 督已经成为理所当然,无需强调;而学生对老师的建 议、评价和监督则至今没有引起重视,因此,我们现 在更看重后者。 P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