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精)

资治通鉴(精)
作者: (北宋)司马光|主编:思履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资治通鉴(精)
ISBN: 9787511335272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涑水乡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迁并称为“史学两司马”。自幼嗜学,20岁中进士甲科,踏入仕途。宋治平三年(1066),领衔编纂《资治通鉴》,其时司马光年47岁。元丰七年(1084),《资治通鉴》完成。元丰八年(1085),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数月后去世,时年67岁。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内容简介

“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 三家瓜分的事件, 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 晋国在春秋时代曾是一个称霸的大国。到了春秋 未年,周灵王 十四年(公元前558年),晋国内一场长达数十年的公 室与卿大夫争 权的斗争,在晋悼公死后终于有了结果,晋国形成了 韩、赵、魏、智、 范、中行六卿专政的局面。六卿按照自己意志行事, 晋国的奴隶制 度也逐渐被瓦解,国君的作用日益减小。 晋平公十四年(公元前544年),吴国的延陵季予 出使晋,同晋 国的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晤谈后,做出了这样的 预言:“晋国之政, 卒归此三家矣。”其实,此时晋国的执政者除韩、赵 、魏之外,还有范、 中行、智氏三家。 在与晋公室的斗争中,六卿为与晋君争夺人民, 采取亩制改革, 废除井田制,取消奴隶式的劳役剥削制度。周敬王七 年(公元前513 年),六卿在法律制度上进行了重大改革。铸刑鼎, 公布范宣子的刑书, 以体现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动摇了奴隶主阶级的政 治地位,并且 损害了他们的经济利益,这预示了奴隶制国家的灭亡 。 六卿势钧力敌,相互约束,但心怀各异的六卿都 在暗中准备扩张。 周敬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97年),酝酿已久的六卿之 间的兼并战争 终于爆发了。赵、魏、韩、智联盟的一方,经过七八 年的战争,终将范、 中行二氏联盟的一方彻底消灭。周贞定王十六年(公 元前453年),赵、 魏、韩又联合将智氏消灭,逐渐形成了“三家分晋” 的局面,成了 与秦、齐、楚、燕一样的政治实体。从此,晋公室成 了三家的附庸。 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标志着 战国时代的开始。 这篇《三家分晋》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三家分晋”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 件,史学界以此 作为东周时期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它是中国奴隶社 会瓦解、封建 社会确立的标志。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灭亡了,战国七雄中的韩、 赵、魏三国产 生了。由此,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七雄兼 并的战国序幕 也由此揭开。 【原文】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今晋大夫暴蔑其君,剖分晋国,天子既不能讨, 又宠秩之,使列于 诸侯,是区区之名分复不能守而并弃之也。先王之礼 于斯尽矣! 或者以为当是之时,周室微弱,三晋强盛,虽欲 勿许,其可得乎! 是大不然。夫三晋虽强,苟不顾天下之诛而犯义侵礼 ,则不请于天子而 自立矣。不请于天子而自立,则为悖逆之臣,天下苟 有桓、文之君,必 奉礼义而征之。今请于天子而天子许之,是受天子之 命而为诸侯也,谁 得而讨之!故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 子自坏之也。 【注释】 周威烈王:亦称周威王,名午,周考王之子,公 元前425年一前402年在位。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魏的祖先与周 同姓,其苗裔始封于魏,到 了魏舒,开始为晋正卿,历经三世传到魏斯这一代。 赵的祖先为造父后,到了赵盾 这一代开始为晋正卿。韩的祖先出于周武王,到了韩 虔这一代六世皆为晋正卿。魏、 赵、韩三家几代既是晋大夫,又是周的陪臣。周朝已 经衰败,一个称霸的大国—— 晋国国君作为盟主,应“以尊王室”,所以周朝封晋 国国君为伯。魏斯、赵籍、韩 虔三卿三分晋国,按照此时周朝的王法是当诛杀的。 而此时,周威烈王不但不诛杀 他们,反而分封这三家为诸侯,是鼓励褒奖犯奸乱臣 。所以,胡三省作注说:“通 鉴始于此,其所以谨名分欤!”坏:毁;自怀,自毁 。 【译文】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403年) 周威烈王姬午首次分封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 虔为诸侯国君。 这时晋国的三家大夫欺凌藐视国君,瓜分了晋国 ,作为天子的周王不 仅不派兵征讨,反而还对他们加封赐爵,使他们列位 于诸侯国君之中,这 样做的结果,导致周王朝仅有的一点名分也不能再守 定,而全部放弃了。 周朝先王创下的礼教到此丧失殆尽! 有人认为当时周王室已经衰微了,而晋国三家强 盛起来,就算周王不 想承认他们,又怎么能做得到呢!这种说法是完全错 误的。晋国三家虽然 强悍,但如果他们打算不顾天下的指责公然侵犯礼义 的话,就不会来请求 周天子的批准,而是去自立为君了。不向天子请封而 自立为国君,那就是 叛逆之臣,天下如果有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贤德 诸侯,一定会尊奉周。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