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里的喻园

老照片里的喻园
作者: 范智新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6.10
折扣购买: 老照片里的喻园
ISBN: 9787577206677

作者简介

本科就读于湖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硕士毕业,毕业后留校任职。 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档案馆党总支书记、馆长。

内容简介

南一楼 南一楼是学校历史建筑群的主要建筑,主楼加上两侧较低的裙楼形成一个大大的“工”字形,与前方高耸的毛主席塑像遥相呼应。本身造型简洁、优美、和谐、稳重、实用,是空间延续性和环境特定性完美结合的艺术。 从高空俯瞰整个校园,不难发现从南一楼到喻家山形成一条中轴线,学校的公共教学设施、基础服务设施都被井然有序地安置在这条线两边。因此,中轴线尽头上的南一楼成为学校最重要的地标之一。建筑主体保存完好,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60米,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建成时为武汉市规模最大的建筑物。 该建筑风格独特,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办学的典型时代特色,曾一度被认为是“苏式”风格,实则由夏昌世、柳士英、陈伯齐等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建筑大师设计而成,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与艺术价值。 南一楼始建于1960年,先建的是西楼,1963年与西楼对称的东楼建成后,东楼、西楼遥相辉映。但是,连接东西楼的中部却尚付阙如。十年动乱时期,南一楼被卷入“大革命”旋涡,成为“造反派”用以打乱仗的“司令部”,在700多个日日夜夜里成为武汉乃至全国注目的中心。1976年,准备修建南一楼中部时,教育部有关部门考虑到经济等因素,提出南一楼中部建六层就可以了。然而,当时的老校长朱九思态度却异常坚决:“要么不建,要建一定要建八层。”1979年,南一楼中部八层主楼终于按朱九思的意愿落成。从建到停、从停到建,南一楼建造过程可谓多灾多难。这座由“华工人”自己搭建的大楼承载了60余载风雨沧桑,见证了学校的发展与崛起。 1近200幅珍贵喻园老照片,全景式展现华中科技大学70年发展历程、人文风貌。 2南大门、南一楼、毛主席塑像、校史陈列馆、图书馆、青年园、建校纪念碑、西边操场、苗圃、露天电影场、喻家山——华中科技大学重要标志性场景和历史印记细致呈现。 3一书看尽华中科技大学的历史变迁,展现学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