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斗门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广东卷)

珠海市斗门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广东卷)
作者: 珠海市斗门区革命老区发展史编委会
出版社: 广东人民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6.10
折扣购买: 珠海市斗门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广东卷)
ISBN: 9787218146522

作者简介

珠海市斗门区革命老区发展史编委会。

内容简介

序言 在革命战争时期,广东省的革命老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珠海市斗门区革命老区作为广东省革命老区之一,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斗门蕴含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形成了宝贵的斗门老区精神,其红色文化资源和老区精神指引着老区的建设和发展。为了全面展示斗门老区的革命历程和建设成就,我们推出了《珠海市斗门区革命老区发展史》这部作品。本书凝聚了丰富的红色基因,将帮助我们确立文化自信,坚定政治信仰,也将为斗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本书以中共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等重要文件、著作为基本依据,在深入走访革命老区、召开抗战老战士座谈会、认真查阅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以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近百年历史发展为线索,系统记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斗门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的光辉历程,客观反映了斗门的革命历史、建设历程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取得的重要成就。 斗门孕育了光荣的革命传统。1911年,坭湾乡的孙志雄率领乡民携带枪支弹药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在1919年五四运动的浪潮中,斗门地区的广大爱国师生自觉组成宣传队,上街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声讨北洋军阀政府卖国求荣的罪行。1924 年,参加了毛泽东主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二届培训班的斗门籍青年梁瑞生回到月坑村,开办农民夜校和农民剧社,向农民传播革命真理,并组织农民协会,建立农民自卫军,开展声势浩大的农民武装斗争。1937年9月20日,由邝任生担任支部书记的中共小濠涌支部诞生,这是中华民族最危急时刻中山八区诞生的第一个中共支部,也是珠海市最早成立的中共支部。在邝任生等中共党员的领导下,斗门先后成立了抗日先锋队、妇女协会、后援会、大刀会、锄奸队等先进群众抗日组织,发动面广、人数众多,在当时的中山县造成了巨大影响,小濠涌因此被称为“八区的小延安”。斗门区有20多个革命遗址,如斗门镇的小濠涌、黄沙坑、健民小学、南门崇基祠、意塘赵公祠,白蕉镇的八卦山、月坑五圣宫,乾务镇的网山村、南逸陈公祠等,这些革命遗址见证了斗门革命烈士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斗门村安峨革命老区的12位优秀青年义不容辞地加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行列。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老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承。 改革开放以来,老区锐意创新、先行先试,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加速经济转型,确立了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作风。2001年,老区利用划归珠海特区的机遇,继续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珠海市斗门区革命老区发展史》既是一部斗门革命斗争史,也是一部斗门人民发展史。它以生动的事实阐述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改革开放是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的真理。全书地方特色鲜明, 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是我们开展革命传统、爱国主义、区情区史教育的生动教材。 在本书编纂过程中,各级各部门党组织高度重视、积极参与,给出了许多重要指导意见;斗门区委党史研究室、斗门区档案局、斗门区博物馆、斗门区图书馆等部门为本书的编撰提供了大量的史料和文献,对此表示特别感谢! 最后,对一直关心和支持斗门工作和革命老区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全面深入了解斗门的革命历史,进一步增强工作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斗门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区做出积极贡献! 《珠海市斗门区革命老区发展史》编委会 2021年3月 老区是中国革命的丰碑 老区是新中国的摇篮 老区是社会主义大厦的奠基石 老区是中国人民心中的圣地 老区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厚的政治资源 老区历史的辉煌永远照亮我们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