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奇案](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10728/21/20210728213214818.jpg)
出版社: 沈阳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3.50
折扣购买: 花朝奇案
ISBN: 9787571609634
杨宇,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编剧统筹;安徽卫视《来了就笑吧》编剧;电视连续剧《红豆生南国》联合编剧;流行歌曲词作者;出版多部小说。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 ——蔡云《咏花朝》 第一章 随着一声接一声的报鼓响起,皇宫的各大门、皇城的各里坊坊门依次开启。 又一夜的宵禁结束了。 武后长寿二年,正月末,神都洛阳静默在昼夜交替的光影变化之中。 长生殿内,武后正端坐在金漆雕龙榻椅上,微微闭目,看上去雍容典雅。 “陛下,驻颜汤好了。”一个年方豆蔻的小宫女双手捧着一个青花瓷碗,躬身在武后身侧。 武后轻“嗯”了一声,缓缓睁开双目,目光里尽是凌厉之色。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稀之年的武后更甚。太医署为讨武后欢心,自打武后登基以来,便潜心研制了驻颜汤,据称每日早膳后饮用此汤,可使人肌肤润泽、精力旺盛、延缓衰老。 试汤的宫女在一旁准备,依照惯例,用特制的银汤匙小心翼翼地去舀青花瓷碗里贵为圣物的汤液。忽然听见一声喝止——“等等,这汤有问题!” 端汤的宫女被吓得手一抖,汤液顺着倾斜的碗口洒出了小半碗。端汤的宫女、试汤的宫女都紧忙跪在地上。 武后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喊声惊了一下,看向这贸然说话之人,是一个膳房的宫女。 膳房宫女意识到自己惊了武后,连忙跪倒在地。 武后打量了一下膳房宫女,问道:“你为何说这汤有问题?” 膳房宫女战战兢兢道:“回禀陛下,奴婢雪莲的爹娘是种花的,他们靠着在花市卖花把雪莲养大。因此雪莲打小儿就闻着百花香气长大,所以嗅觉异于常人。刚刚雪莲闻到今日的驻颜汤和往日的气味不一样。奴婢担心里面有毒,所以……所以刚才喊了出来,惊扰了陛下,请陛下恕罪!” 雪莲说完话,又惊恐地伏下身,把头叩在地上。 武后看了看被半碗汤液浸湿的绒毯,又看了看吓得浑身发抖的宫女们,下令道:“试汤。” 试汤宫女抬起头来,颤抖着声音回话:“是,陛下。”她显然十分惊恐,硬生生吞下几口唾沫,颤抖着舀了一匙汤液送到嘴里。这汤液刚刚咽进喉咙,只见这试汤宫女猛然身子一挺,眼珠瞪得圆圆鼓鼓的,脸色变得乌青,随即耳孔、鼻孔、嘴角、眼角全都流出了黑色的污血,宫女骤然倒地。 所有人都惊住了。 武后愤怒地站起身,长长吁了一口气,尽量平和地说:“朕顺应天理登此皇位,一晃都过了三年了。这三年来,朕广纳贤臣、减轻赋役、平定安西四镇,为江山社稷,为黎民苍生,可谓是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想不到竟还有人包藏祸心,意图加害于朕!”除武后之外的所有人都伏地跪着,大气也不敢出。武后下令:“传大理寺少卿鬼手速来觐见!” 鬼手依武后旨意,跨上快马从城南沿着天津桥直奔皇城。虽说鬼手只是个四品官员,但可小瞧不得,洛阳城的大案怪案,八成是经他破获的。鬼手快马加鞭,很快就赶到了皇城南部的端门。端门前人流如织,鬼手不得不勒紧缰绳,骏马刚刚吃痛地嘶鸣一声,眼前瞬间闪出一道可供两人并肩前行的小路。可见百姓对大理寺是又敬又怕。一路顺着端门往北便到了皇城内,皇城再往北便是宫城。宫城内不能纵马,鬼手便在宫城外马厩拴了马,健步如飞奔向长生殿。 长生殿,气氛紧张。 鬼手施了大礼后,雪莲依武后的旨意,在一旁讲述着案发过程。鬼手一边听着一边对现场做了详细勘查。倒地的宫女面色乌青,七窍流着污血,身旁躺着一个青花瓷碗,细纹紫色绒毯被浸湿了一小片。武后觉得驻颜汤下毒一事,必定是有人在处心积虑想乱她的江山。鬼手自然知道此事不可儿戏,领命后,带着中毒宫女的尸体,速速出了皇城。 武后今日原本是要布置花朝节一事的,大好的心情都被这一碗药汤子给搅合了。武后嗜花成痴,这洛阳百姓无人不知,每到夏历二月十五花朝节这一天,她总要令宫女采集百花,然后将花瓣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用花糕来赏赐群臣。 再过半个多月就到花朝节了,可花娘的人选还在甄选之中。武后问雪莲:“你嗅觉过人,人也机灵,朕要是封你为花娘,等到了花朝节,由你带着宫女们采集百花,你可愿意啊?”雪莲一听这话,连说愿意。武后看着磕头如捣蒜的雪莲,心情似乎也好了些,虽然被毒药汤子扰了兴致,但好在虚惊一场,还顺便了却了甄选花娘这桩心事。武后对雪莲叮嘱了几句话,便准备回去睡一个回笼觉。雪莲挑起眼,瞄了瞄武后移驾走开的背影,忿忿地咬紧了牙关。 大理寺刑堂内,墙角摆放着各种刑具,柱子上的犯人身上裂着一条条长蛇般的伤口,一声声夹杂着血腥味儿的嘶吼响彻在刑堂里。鬼手对这番场景早已司空见惯,看都没看一眼,直奔仵作房而去。片刻后,仵作娴熟地切开宫女的喉管和食道,一直到了胃。鬼手凑上去一看,喉管、食道、胃全都呈炭黑色。仵作只能初步判断出,此宫女是中了烈性毒药,至于是何种毒,一时还无从得知,中毒时间就在半个时辰左右。鬼手知道这些已经足够了,这个倒霉的宫女就是喝了驻颜汤才丢的性命。只要从太医署彻查,就不难知道是何人在作怪。 鬼手很快便带人来到了太医署,太医署的各个出口迅速被监管起来。鬼手带着两个亲信直奔正门而入,凌人的盛气像是要掀了这小小的太医署。堂内一如往常,传颂药典的医官们还在给学生们上着《脉诀》《本草》《明堂》《素问》等基础知识;孩童们咿呀学念着书本上的理论;医工们扇着蒲扇,火炉煨着汤药。看似没有任何风吹草动,只是见了鬼手他们,都懵着脸停了下来。 这时太医署令赵寄一脸假笑地迎了出来,他心知这大理寺的人登门造访必然不会有好事发生,连忙恭请鬼手到后堂叙话。鬼手给属下使了一个眼色,意在让属下盯紧,防着这赵寄有什么猫腻,自己先去会一会他。 后堂是赵寄平日处理过往文件、批复太医署内大小事务的地方。赵寄殷勤地请鬼手上坐,招呼下人看茶。鬼手谢绝了茶,直截了当说道:“赵大人,我是来查案的。”赵寄见状让下人都退下,把刚抬起来的屁股又贴回了凳子上,声音颤抖着问道:“大人,查什么案哪?” “陛下身边试汤的宫女中了毒,小命也丢了。经查证,是你太医署熬制的驻颜汤里含有剧毒。”鬼手一边说着一边窥视着赵寄的脸色。 赵寄听到驻颜汤三个字,顿时吓得脸色发白,额头上渗出一层层的细汗,扑通一声跪了下来,“鬼手大人,此事可与小的无关啊,大人明察啊!” 鬼手直觉这事不是赵寄所为,况且他是当朝名医,得了宠信才坐到这太医署令的位置上。这虽然是个从七品下的官职,但是和不少皇亲国戚走得都很近,要是刁难他,对自己也毫无一利。鬼手上前把赵寄搀扶到座椅上,“您这不是让我折寿吗?”紧接着补了一句,“您先缓缓神儿,然后把这驻颜汤的来龙去脉跟我说道说道。” 赵寄哪儿还来得及缓神儿,忙不迭地向鬼手详尽道来。原来太医署讨得武后这份欢心,也不容易。每日五更天,太医署便燃火生灶,四名掌管秘方的太医从药库取出上好的药材,依次投入特制的砂罐之中,彼此间还要相互监督,防止有人动手脚。 鬼手把涉事的四名太医统统带回了大理寺,关在了同一间刑堂内。鬼手打量着赵钱孙陈四位太医,“我看还是自己招了吧,免得受皮肉之苦,这一把年纪可挨不了几鞭子。”鬼手话音刚落,有人开了口。 只听赵太医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道:“老夫入朝为官三十余载,每日都是兢兢业业,不曾多占一分一毫,老夫岂敢有歹人之心忤逆犯上加害陛下啊!” 鬼手从赵太医的面前挪开,走到了旁边的钱太医面前,晃了晃手中的鞭子。钱太医咽了一大口唾沫,哭丧着脸说:“老夫的医术是从祖辈儿传下来的,到我这儿,三代人了,这才入了太医署做太医,怎么可能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啊!” 这时一旁的孙太医也按捺不住了,趾高气扬地斥责道:“我没有罪,你抓我过来做什么?你敢对我乱用刑罚,我就去太子那儿告发你。” 鬼手查阅太医署上下人员的卷宗时,发现这个孙太医平日里就不是个省油的灯,仗着和太子走得近,在太医署飞扬跋扈,十分嚣张。现在想拿太子来吓唬鬼手,算是撞上硬茬子了。 鬼手示意酷吏对孙太医用刑,准备先给他点儿苦头吃吃。孙太医的手被铐起并固定住,酷吏将竹板编织成的书袄围绕在孙太医胸部至腹部,咬着牙用力转动链接书袄两侧的绳索,只听孙太医嗷嗷惨叫着,书袄的缝隙中便夹满了孙太医的肉泥,孙太医疼得昏了过去。 朝中都有耳闻,这就是传说中十大酷刑之一的“竹书夹身”。刚才免于刑罚的赵钱两位太医都吓得半死,苦苦哀求不想受到如此刑罚。这时鬼手注意到一边刑架上的陈太医默不作声,走上前问道:“陈太医难道不怕吗?”见陈太医还是不说话,鬼手继续说道:“念在你曾救治过我,我也不想为难你,只要各位有人招出实情,就全都可以毫发不损地回家去。” 这时一个小吏押着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走了进来。小吏向鬼手道:“大人,这就是今日送药的药童”。 据赵寄所说,每日驻颜汤熬制好后,都灌于加了隔膜的保温罐子中,由当日值班药童送入宫中交付给宫女,待陛下早膳后饮用。小吏把药童绑在了刑架上,鬼手拿起在火炉里烧得通红的三角烙铁,移到嘴边吹了口气,火星子飞溅在半空中。鬼手一手扒开药童胸前的衣服,挑选一块最细嫩的皮肤要烫上去。 “住手!你这个畜生!鬼阎罗!你会遭报应的!” 鬼手对陈太医的话充耳不闻,用力地烫了上去。尖锐的叫声从药童喉咙里蹿了出来,药童挣扎地扭动着身子。鬼手把手中的烙铁丢回火炉里,又取出另一块刚烧好的烙铁,在陈太医面前晃了晃,嘴上念着好事成双,还要往药童身上烫去。 陈太医的心理防线已经被彻底击垮,咆哮着冲鬼手喊道:“是我!是我下的毒!” 鬼手冷笑一声,转身把烙铁烫在了陈太医的胸口上,阴狠地骂道:“你个不知死活的老东西,不好好想着救济苍生解百姓疾苦,竟想着些歪门邪道!”鬼手越说越起劲,手中的烙铁越烫越深,陈太医胸前的皮肉被烫得滋滋作响,疼得昏了过去。 太阳向西山落去,一道道火烧云像染了红墨的巨幅长轴画嵌在洛阳城外。 长生殿内,武后正准备进食晚膳,五花八门的美味摆了满满一桌。武后拿起象牙筷子又放下,早上的事情闹得现在一点儿胃口也没有。这时侍卫来报,鬼手觐见,武后的眉头这才稍稍舒展了些。 鬼手向武后禀报了查案进展,下毒之人是太医署的陈太医,汤中的剧毒为鸩羽粉。鬼手刚刚说到下毒的动机,话到嘴边却有些迟疑。武后见一向直言不讳的鬼手居然说起话来吞吞吐吐,便命他痛快一点儿。 鬼手得令后,继续说道:“经过对陈太医的审问得知,陈太医一心怀念李唐江山,对陛下心存不满,所以想加害陛下。” 令鬼手意外的是,武后并没有龙颜大怒,反倒是淡然地笑了笑,摇了摇头,“这满朝文武啊,确有几个臣子心有不服,可也都忍气息声的不敢妄动。不成想这个小小的太医竟敢对朕下手。明明都是救人的人,没想到还成了害人的人了,可笑啊!” 鬼手附和了几句,随即请示武后:“这陈太医嘴硬得很,对鸩羽粉的来处绝口不提。陛下想如何处置他?” “此等祸臣,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本书由知名编剧编写,众多大咖推荐,是一本难得的集历史、悬疑为一体的小说,让人百读不厌。 欢乐喜剧人知名编剧杨宇操刀,再现一段让你欲罢不能的悬疑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