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雄写史——中国历史的二十个片断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自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公元前四O三年)赵与韩 、魏同时被承认为诸侯之 后,魏国一度执三国牛耳 ,赵国却一直不能有所作 为。公元前四。八年魏文 侯派乐羊越过赵境进攻中 山(在今河北中西部), 两年后灭中山。但以后中 山又复国了,作为近邻的 赵却奈何它不得。就在赵 武灵王继位的前几年间, 齐与魏联兵攻赵,赵国决 黄河之水才使他们退兵。 赵将赵疵在河西被秦军所 杀,秦军夺取蔺(今山西 吕梁市离石区西)和离石 (今离石区)。公元前三 二六年赵肃侯死,秦、楚 、燕、齐、魏各派精兵一 万来参加葬礼.无疑是要 给这位继位的少年新君— —武灵王一个下马威。 武灵王初年,日益强大 的秦国成为赵国的主要威 胁,赵国参加魏、韩、燕 、楚的五国联合抗秦,与 魏、韩联兵攻函谷关(今 河南灵宝市东北),以失 败告终。次年(武灵王九 年,前三一七年),秦将 樗里疾在修鱼(今河南原 阳县西南)击败赵、魏、 韩联军,赵军被杀八万人 ,损失惨重。接着,赵国 的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南 县)、西阳(一作中阳, 今山西中阳县)为秦所攻 占,蔺再度为秦所占,将 军赵庄被俘。 但武灵王并非碌碌无为 ,实际上他继位之初就有 不同凡响之举。当时他尚 未成年,不能处理政务, 就任命了三位“博闻师”和三 位“司过”,接受他们的指导 和监督。到亲政时,先听 取先王的重臣肥义的建议 ,并给他增加秩禄。当各 诸侯国纷纷称王时,武灵 王却下令国内称他为“君”, 原因是“无其实,敢处其名 乎”(没有王的实际,怎么 敢用王的名义呢)。他一 直在积蓄力量.寻求强国 之道。 武灵王十七年(前三。 九年),他前往东北边境 九门(今河北石家庄市藁 城区西北)之外,在那里 的高地上建了一座野台, 观察齐国和中山国的形势 。第二年,秦武王与武士 孟说比举鼎,失足骨折, 突然死亡。武灵王抓住时 机,派代相赵固去燕国迎 秦武王的异母弟公子稷, 护送回秦国继位,即秦昭 王。这无疑使赵国暂时消 除了来自秦国的军事压力 ,可以集中力量向其他方 向进攻拓展了。 十九年元旦,武灵王在 信宫大会群臣,并召肥义 密商大计,得到了他的支 持。不久,武灵王大举进 攻中山,占据房子(今河 北高邑县西南)。他亲自 率军北上,从代北而西, 在今河套一带渡过黄河, 登上黄华山。这不仅使赵 国获得了大片土地,也使 武灵王进一步了解了胡人 的习俗,特别是他们战斗 力强的原因。于是他召来 谋士楼缓,正式提出了改 革计划。武灵王说: 先王抓住有利时机,掌 握了南部的土地,利用漳 水、滏水的天险,筑了长 城,又取得了蔺、郭狼( 一作皋狼,今山西吕梁市 离石区西北),在荏(今 地不详)击败了林胡,但 还没有将它消灭。现在中 山是我们的心腹之患,北 面有燕国,东面有胡,西 面有林胡、楼烦和秦国、 韩国的边境,这样的形势 下如果没有强大的兵力, 国家就要亡了,怎么办呢 ?要干成一件惊天动地的 事业,必定会受到不尊重 传统的指责。我现在决定 改穿胡服。 楼缓完全赞成,群臣却 一致反对。于是武灵王只 得再与肥义商议: 现在我要继承先王襄子 的事业,将国土开拓到胡 人、翟人的地方,却得不 到臣子的支持。实行胡服 骑射后可以削弱敌人,付 出的代价少,获得的利益 多,可以使百姓的负担不 至太重,而能实现先王的 宏图大略。要建立不世之 功,不得不承担改变传统 的责任。考虑实行一种独 特的方案,肯定会招致众 人的怨恨。如今我要教百 姓胡服骑射,臣民们一定 会议论反对我,怎么办呢 ? 在这关键时刻,肥义这 位老臣一锤定音: 没有信心办不成大事, 怀疑自己的行动就不能名 正言顺。大王既然已经准 备承担不尊重传统的指责 ,那就不必再顾虑天下的 议论反对了。最高的德行 必定与众人不同,要办成 大事不能与普通人商量。 以往舜在有苗部落时与当 地人一起跳舞,禹到了裸 国也脱掉上衣,不是真的 喜欢这样做,而是为了尊 重他们的习俗,办事方便 。愚蠢的人在事情办成前 总是看不清,智者才能作 正确的预测,大王还有什 么可犹豫的?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