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

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
作者: 编者:靳江丽//夏川生//杨淑芳|责编:刘士平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55.00
折扣价: 40.20
折扣购买: 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
ISBN: 9787302563426

作者简介

靳江丽,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硕士,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室主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主任。在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从事多年心理教育和咨询工作。研究涉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领域。参编出版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拓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哲学社会课题、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课题以及镇江市校级课题等多个项目。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等北大核心期刊及其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过多篇论文。

内容简介

第一章开启健心之旅 心灵探索积极心理学: 让人 生更美好这是一位父亲在生活中经历的一件普通事件, 也是一个积极心理学的故事。 父亲在自己屋前的花园里割草,他的小女儿尼奇在 一边玩着。这位父亲是一个做事认真的人,他割草时也 是如此——埋头割草、专心致志。他的女儿是一个天真 活泼的孩子,她在旁边又唱又跳,还不时地把父亲割下 的草抛向天空。父亲对女儿尼奇的行为不耐烦了,于是 大声地呵斥了尼奇。尼奇一声不响地走开了,可不久她 又回到了花园,并且一本正经地对父亲说: “爸爸,我 想和你谈谈。”“可以啊,尼奇。”爸爸回答。“爸爸 ,你还记得我在过5岁生日之前的情况吗?你常说我在3 岁到5岁时总爱为许多事抱怨和哭诉,也不管这些事是 紧要的还是无关紧要的。但当我过了5岁的生日后,我 就下决心不再就任何事对任何人抱怨和哭诉了,这是我 做过的一件最艰难的事。不过我发现,当我不再抱怨和 哭诉时,你也会停止对我吼叫的。” 这位父亲就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之父 、美国心理学会马丁塞利格曼教授。女儿的回答 ,让塞利格曼产生了一种闪电般的震动,仿佛出现了神 灵的启示。他太了解尼奇的成长,太了解自己和自己的 职业了。他认识到,是尼奇自己矫正了自己的抱怨。培 养尼奇意味着看到她心灵深处的潜能,发扬尼奇的优秀 品质,培养她的力量。培养孩子不是盯着他身上的短处 ,而是认识并塑造孩子身上的优势,即他拥有的最美好 的东西,将这些最优秀的品质变成促进他们幸福生活的 动力。 这一天也改变了塞利格曼的生活。他过去的50年都 在阴暗的气氛中生活,心中有许多不高兴的情绪,而从 那天开始,他决定让心灵充满阳光,让积极的情绪成为 心灵的主导。继而,塞利格曼教授认识到心理学应该研 究人的积极方面,将这种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 的心理学,定位为积极心理学。 第一节积极心理学与幸福人生一、 积极心理学的 基本理念一直以来,人类都在追求幸福、快乐。心理学 是一门让人幸福的学科。然而心理学让人熟知的并不是 如何让人幸福,当人们听到“心理学”这三个字时,便 自觉地联想到心理问题和疾病。直到20世纪90年代,在 美国兴起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 类的优势品质和美德,充分挖掘人们潜在的具有建设性 的力量,促进个人幸福和社会发展。 积极心理学,从传统消极心理学关注人的“最不幸 的事件”转向研究“最幸福的事件”,从关注“精神病 人”转向研究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 生活,并指导人们如何获得幸福,这正在成为心理学的 一种思潮。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已比较完善和有效 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的优势与幸福的一门心 理学学科。 塞利格曼教授指出,心理学应有三项使命: 一是研 究消极心理,治疗精神疾病;二是让所有人生活得更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本书结合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引入丰富而新鲜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料,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为主线,阐述了心理健康、入学适应、学习心理、自我认识、人格发展、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恋爱心理、原生家庭、生命教育和心理危机应对等方面的问题,力求帮助学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的心理发展理念,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可贵和生活的温暖。书中解读了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既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征,又体现了高职学生的群体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增强自我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显示了作者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观察与思考。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紧扣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借鉴了国内外心理研究的成果,吸收了大学生活中的常见案例,紧密贴合大学生的心理实际,并提供了诸多用于评价心理状态的测试,兼顾教材的理论性与应用性,注重内容的适用性与时代性,呈现出适教性与宜学性的特点,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