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工记忆

兵工记忆
作者: 编者:兵工记忆编委会
出版社: 人民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6.30
折扣购买: 兵工记忆
ISBN: 978701020144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兵工,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 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不同时期,克服无数艰难险阻,白手起 家研制生产武器弹药,成为人民武装力量不可或缺的重要 组成部分。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重要论断的提出和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直接促成了 负责制造、提供“枪杆子”的人民兵工的创建。1931年1O 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央根据地江西兴国官田村成立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兵工厂(官田兵工厂),标志着人民 兵工正式诞生。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1934年10月至 1936年1O月,根据地兵工厂大部分随军转移,历经二万五 千里长征,兵工战士亦工亦战,许多同志献出了宝贵的生 命。抗战全面爆发后,1937年9月,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抗 日前线,创立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山东等敌后抗日 根据地,人民兵工在根据地得到空前发展。1938年3月,中 央军委成立军工局,加强对陕甘宁边区兵工厂的领导。皖 南事变后,新四军成立军工部,军工生产迅速发展。人民 兵工筑起了抗日的钢铁长城,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十分重要 的贡献。解放战争爆发后,第一次华北兵工会议在西柏坡 召开,确立了“为争取战争胜利”的兵工生产方针和生产 重点;1948年年底至1949年年初,军工军械会议在西柏坡 召开,为兵器工业迎接全国解放做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历经血与火的考验,第一代兵工人凝聚成“一切为了前 线”“把一切献给党”的革命信仰,为取得战争胜利建立 了卓著功勋。 官田兵工厂的刨建 ◎吴汉杰 在红军初建的艰苦年代,我们的武器都是从敌人那里 缴来的。每打一次仗,缴获的武器总是拿都拿不了。有时 只好把枪机卸下来装进衣兜里,多了就串起来背上,枪杆 让俘虏或老乡扛下来。这些杂牌枪支经过这么一折腾,枪 杆和枪机对不上号,不是装配不上,就是零件残缺不全, 不修理是不能用的。1931年以后,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 红军队伍不断发展,需要的武器就更多了。蒋介石这个“ 运输大队长”给我们送来了大量枪支,却没有送给我们一 座修械厂。这就“逼”得我们不得不自己动手了。 1931年9月,红军粉碎敌人第三次“围剿”,最后一仗 歼灭了韩德勤部,缴获了大批枪支。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命令我去兴国的白石乡收集枪支,并就地筹建一座修械厂 。我是个外行,有点儿发愁。但是,闹革命嘛,再难也得 干。 我领着六七十个工人,带着几把锉刀、钳子,办起了 修械厂。不到20天,收集了五六干支破旧步枪,同时,修 好了一部分。接着,军委命令我们与江西省工农民主政府 的修械所和三军团的修械所合并。10月,在兴国县莲塘区 的官田成立了中央军委兵工厂。 三个单位合并,管理人员和工人增加到了250名,工具 也多了20多倍,有200多把锉刀、100多把老虎钳子、4座打 铁炉。可是,这些家什用起来很不顺手,尤其困难的是缺 乏技术知识。我们的工人大都是农民出身,虽然也有木匠 、铁匠,还有原来在国民党部队当过军需的。但是,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