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风俗谭(图文本)

金瓶梅风俗谭(图文本)
作者: 白维国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4.60
折扣购买: 金瓶梅风俗谭(图文本)
ISBN: 9787100116565

作者简介

白维国 1945年7月生于吉林。1969年7月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著作有:《金瓶梅词典》、《红楼梦语言词典》(合著)、《金瓶梅词话校注》(合著)、《古代小说百科大辞典》(主编)、《现代汉语句典》(主编)。

内容简介

《金瓶梅》第四十九回 写西门庆宴请胡僧: 先绰边儿放了四碟果子 ,四碟小菜;又是四碟案酒 :一碟头鱼,一碟糟鸭,一 碟乌皮鸡,一碟舞鲈公;又 拿上四样下饭来:一碟羊角 葱删炒的核桃肉,一碟细切 的偕铢样子肉,一碟肥肥的 羊贯肠,一碟光溜溜的滑鳅 。次又拿了一道汤饭出来: 一个碗内两个肉圆子,夹着 一条花筋滚子肉,名唤一龙 戏二珠汤;一大盘裂破头高 装肉包子。西门庆让胡僧吃 了,教琴童拿过团靶钧头鸡 脖壶来,打开腰州精制的红 泥头,一股一股邈出滋阴摔 白酒来,倾在那倒垂莲蓬高 脚钟内,递与胡僧。那胡僧 接放口内,一吸而饮之。随 即又是两样添换上来:一碟 寸扎的骑马肠儿,一碟子腌 腊鹅脖子;又是两样艳物与 胡僧下酒:一碟子癞葡萄, 一碟流心红李子。落后又是 一大碗鳝鱼面,与菜卷儿一 齐拿上来,与胡僧打散。 这是一段噱文,因为西 门庆宴请胡僧目的是求取壮 阳药,所以所列食物皆是关 合男子性器的游戏文字,未 必实有其物,但是所叙宴客 的程序,实为明代北方市井 人家宴客规格的实写。这些 程序在今山东莱芜等地还保 留着,称作“四顶四”,就是 上四个果碟,四个炒菜,四 个小碗,四个大碗或大盘。 下面逐一解说。 果子·茶食·果盒 “先绰边儿放了四碟果子 ”,这里说的果子,指糕点 、糕饼之类,不是“煎饼果 子来一套”的那种果子。《 金瓶梅》里果子又称茶食, 是宴会前配茶用的。大约此 时客人还未到齐,不能让先 来的客人干等着,于是边啜 茶,边上些糕饼、果品之类 垫垫嘴。第四十一回写乔大 户娘子宴请吴月娘等人: 让进众人房中去宽衣暇 ,就放桌儿摆茶,无非是蒸 煤细巧茶食, 果馅点心,酥罘甜食, 诸般果疏,摆设甚是齐整, 请堂客坐下吃茶。转过天儿 ,吴月娘宴请乔太太,也是 进门先吃茶: 请去房中换了衣裳,须 臾,前边卷棚内安放四张桌 席,摆下茶,每桌四十碟, 都是各样茶果甜食,关口菜 蔬,蒸酥点心,细巧油酥饼 馓之类。可见正餐前先上茶 食待客,是当时习俗,那意 思大约和戏曲演出的跳加官 、书场说书的得胜回头差不 多:客人未到齐,先撂点小 活热热场子。 果子既是茶食,日常吃 茶也少不了它,不一定非得 用在正式宴会的场合。比如 第三十二回,四个唱曲的姐 儿来西门庆家唱曲侑酒,一 进门,女主人吴月娘便“摆 了八碟茶食,两碟点心,打 发四个唱的吃了”。第七十 四回,西门庆众妻妾听尼姑 宣唱宝卷,到深夜,吴月娘 “又教玉箫拿出四盒儿细茶 食饼糖之类,与三位师父点 茶”。 果子还常常用作馈赠的 礼品。第三十九回,西门庆 玉皇庙打醮,妓女李桂姐、 吴银儿派人来送礼,“李铭 、吴惠两个拿着两个盒子跪 下,揭开都是顶皮饼、松花 饼、白糖万寿糕、玫瑰搽穰 卷儿”。第四十五回,写妓 女李桂姐、吴银儿家中来接 她们回去,吴月娘便把她们 携来送礼的盒子,一个“装 了一盒元宵,一盒白糖薄脆 ”,一个“装了一盒元宵,一 盒细茶食”,“回与他拿去” 。第六十七回,写西门庆为 李瓶儿荐亡,妓女郑爱月儿 派他弟弟郑春来送礼:“郑 春道:‘小的姐姐月姐,知 道昨日爹与六娘念经辛苦了 ,没甚么,送这两盒儿茶食 儿来与爹赏人。’揭开:一 盒果馅顶皮酥,一盒酥油泡 螺儿。”这是日常的礼节往 来。 第四十一回,写乔大户 家长姐跟西门庆家官哥儿结 亲,乔大户送给官哥儿的元 宵礼物中有“两盘元宵,四 盘蜜食,四盘细果”。西门 庆这边: 一面分付来兴儿拿银子 ,早往糖饼铺,早定下蒸酥 点心,多用大方盘,要四盘 蒸饼:两盘果馅团圆饼,两 盘玫瑰元宵饼;买四盘鲜果 :一盘李干,一盘胡桃,一 盘龙眼,一盘荔枝;四盘羹 肴:一盘烧鹅,一盘烧鸡, 一盘鸽子儿,一盘银鱼干。 外加衣饰、戒指等作为 回礼。这就隆重正式了许多 。第七十一回,西门庆到东 京朝参,太师府总管翟谦派 人给他送下程:“宛红帖儿 上写着:谨具金段一端,云 纻一端,鲜猪一口,北羊一 腔,内酒二坛,点心二盒。 ”点心跟内酒(宫廷内府造的 酒)、北羊(北方游牧地区产 的羊)、云纻(南京产的云纹 缎)相提并论,其身价自然 不菲。 P350-353 白维国先生是研究明清白话小说的专家,尤其以对《金瓶梅》的研究见长。本书以随笔的形式,讲述了《金瓶梅》中涉及的各种风俗,包括当时的节俗、游娱、曲艺、服饰、饮食等各个方面。除引述《金瓶梅》中的原文之外,每一种风俗均引经据典,详细讲述风俗的成因、源流等,给读者展示了一幅明代末期的风俗画卷。全书深入浅出,雅俗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