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大附中史话/中国史话](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11125/11/20211125110404536.jpg)
出版社: 社科文献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7.50
折扣购买: 首都师大附中史话/中国史话
ISBN: 9787509772539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地位。强调搞好德育 工作才能为学生智、体、美、劳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 础。为此要处理好“德育领先和以教学为中心”的关 系,树立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指 导思想,把握好德育工作的方向和层次,重视德育的 实践性和实效性。 抓队伍,树典型,培养德育工作骨干力量。面对 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主力,是分管德育工作副校长领 导下的政教处、各年级组长和班主任。抓好这支队伍 从不同方面分工合作开展工作。 拓宽德育途径,注重实效性。抓好经常性的教育 活动:升旗仪式和周一国旗下的讲话;初中的建队、 退队建团仪式和学校团委、学生会换届选举;评三好 生、优秀干部、优秀团员和“成达杯”奖学金获得者 ;起始年级的学前教育;寒暑假举办学生干训班。开 展主旋律的教育工作: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 服务思想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社会、学校、家长三 者很好地配合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关键。组织好社 会实践活动:严格按国家教委规定,从不同年级学生 特点出发,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军训、社会调查 、政治宣传和公益活动。初中以到社会上参观、学习 为主;高一年级进行10天军训,与解放军战士同吃、 同住、同训练;高二年级到天津郊区盘山德育基地, 吃住行在集体中,进行参观烈士陵园、开展农村社会 调查3天的系统教育活动,并利用寒暑假参加社会公益 劳动。 放手让学生组织开展学生自我教育的活动,如“ 红五月歌咏比赛”、“一二·九”远足、“振兴杯体 育比赛”、“艺术节”、“英语周”、“课本剧大赛 ”、“歌手大赛”等文体学习活动和专题报告、社会 服务以及文明班评比活动,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和锻 炼。 1994~1995年,学校被评为北京市德育先进校, 1996年被评为海淀区“质量先进校”和“四优四无校 ”。 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改革课程设置和 教材编写模式,改变一种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对各 学科教材的编写也不断地进行改革尝试。引进计算机 系统,开设计算机选修课,倡导在课堂教学上运用现 代化教学手段。 创造科研氛围,培养科研型教师。从80年代附中 成立教育科学研究室全面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开 始到90年代,教育科学研究室连续被海淀区评为先进 集体,教科室主任被评为海淀区的先进个人。持久的 群众性教科研活动,提高了教师的素质,极大地推动 了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为1993年10月由首都师大 附中牵头成立,全国各地100多所重点中学参加的“全 国知名中学科研联合体”打下了基础。 开放交流,走出国门 1993年,由首都师大附中发起成立“全国知名中 学科研联合体”,总部设在首都师大附中;1998年, 总部迁至北大附中,更名为“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 体”。科联体成立后,最多时凝聚了全国各地的360多 所知名重点中学。作为一个整体“优势互补、资源共 享”的科研组织,科联体通过承担参与 课题研 究任务,会议研讨、专题培训,成果出版,校际互访 ,国内外教育考察等多种形式,共同研究中学面临的 学校管理与发展中的种种教育教学热点问题,为中国 的中学教育科研做出贡献;获得 高度认可,赢 得各地重点中学校长、教师的高度赞誉。 1993年10月,霍恩儒校长作为全国重点中学校长 代表团成员赴美访问。此行是首都师大附中第一次走 出国门,开始用国际化的视野审视教育,是首都师大 附中国际化进程的第一步。随后,首都师大附中先后 派干部、教师走出国门,到美、俄、韩、日、澳大利 亚以及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开展了 教育交流活动。1996年9月,为迎接澳门回归,北京 市选派教师到澳门支援濠江中学建设。全市共需要5位 教师,派出闫红、杜若兰、梁宁康前往澳门濠江中学 任教。3位教师在澳任教期间表现优秀,受到高度好评 。1997年,首都师大附中与香港西岛学校签订《友好 学校协议书》,为贯彻“三个面向”走出坚实的一步 。 P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