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走过敏感期
作者简介
刘贞柏,曾在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松德院区接*完整训练,包括门诊精神分析式心理治疗及住院药物暨认知行为治疗训练。目前于台北荣总新竹分院担任主治医师。推广使用人文艺术创作媒材结合精神医学、心理治疗领域专业知识来提升灵**知、丰富生命。著有《失眠关键50问》。
内容简介
蹲在地上画圈圈,害羞内向不是病 孩子怕生,个性害羞、内向,难道是自闭症吗 ? “医生,我们家小宝很怕生,见陌生人就躲。 他哥哥不会这样,两兄弟差那么多。有朋友看到小 宝自闭的情况,建议我带来给医生看。”小宝妈妈 一口气说完,忧心之情溢于言表。 许多人误以为“自闭”就是害羞不说话,“搞 自闭”就是耍脾气自己玩、躲在角落生气、关在房 间不理人。这是习惯性口语造成的误会。精神医学 定义的“自闭症”,跟传统口语上“自闭”所指的 害羞、怕生有很大不同。 什么是自闭症? 自闭症是先天脑部某部分功能缺失,其影响层 面很广,包括患者的思考逻辑与行为模式。这并不 是脑部构造上的问题,因此并没有有效仪器能直接 检查出病症。再加上此类患者语言沟通能力较差, 通常是借由外显行为来推测患者的自闭程度。被怀 疑有自闭症的小朋友来到医院,父母们常要填一些 问卷,用来搜集孩子的*常行为是否符合自闭症诊 断。既然是源于先天脑部功能缺失,就不会因为父 母教养态度或生活事件的负面影响而导致发病。 自闭症的核心在于: 无法体会世界上其他人的存在:自闭症患者无 法由心体会世界上有其他人,无法理解这些人有各 自的情绪。无法理解人们会乐于分享、会相互比较 、会从小团体到大团体产生各种人际关系。 不易发展与人沟通的能力:若我们在单独一人 的房间生活,也不会尝试跟*、书桌、电视机沟通 吧?自闭症患者并非不会说话,而是他无法理解说 话的目的是跟其他人沟通,话语中的组成语法常会 破碎、让人难以理解。 肢体语言贫乏: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语言只占 一小部分。沟通还包括:肢体语言、眼神交流、拥 抱、亲吻等亲密互动,借此表达深刻情感。自闭症 患者既无所谓其他人,自然也很少看人(或觉得不 需要看人),少有眼神接触。肢体互动少,遑论跟 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或轮流推秋千了。 发展逐渐落后,跟同伴差距越拉越大:当其他 小朋友随着年龄增长发展出复杂的人际互动,如打 招呼、玩游戏、分享、嬉闹等,而自闭症小孩却发 展不出这些能力,相形之下差距越来越大。 小宝并非典型自闭症患者,经医生说明却无法 消除小宝妈妈的焦虑,她说:“你说小宝不是自闭 症,为什么他那么怕生?” 孩子在群体中闷闷不乐,不一定是自闭。在试 图改变他行为之前,先试着多了解他。 孩子内向、害羞的原因。 先天气质:每个孩子具有先天气质,一种米养 百样人,即使是亲兄弟也可能截然不同。个性可以 " ★精神科医生刘贞柏教父母听懂孩子的内心话; ★本书从身心发展、亲子互动、人际关系三个方面分析儿童行为偏差的原因,指导父母在孩子的敏感期,应该如何进行管教。 ★多动症?强迫症?自闭症?过度依赖父母?25个困扰父母的常见教养问题尽在这本书中得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