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大家精要
作者简介
尚永琪,1969年生,甘肃民乐人。历史学博士,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社会科学战线》杂志副主编,兼任中国民主建国会吉林省委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主要著作有《3~6世纪佛教传播背景下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莲花上的狮子——内陆欧亚的物种、图像与传说》等。
内容简介
从佛学思想发展方面来看,鸠摩罗什对中观般若 学说在中原的传播与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鸠摩罗什是出身于一切有部的僧人,他早期的佛 学知识与智慧,主要来自对有部典籍的深入广泛的学 习,当在疏勒国接触大乘经典后,他为大乘学说的“ 毕竟空”所折服,从此继承了龙树菩萨的大乘思想。 龙树的大乘思想是在部派佛教的基础上产生的。 释迦牟尼去世后一百余年,约公元前4世纪后期 ,佛教因内部对教义理解不同,遂分裂成上座部与大 众部,之后这两派又多次分裂,到公元前后已有十八 部派之多,他们都或多或少地继承了一些原始佛教义 理,但是对于佛经已有了各自不同的解说,被称为部 派佛教。 部派佛教的共同特点是“多着有见”,事实上已 经背离了佛经的原始义理,不能辩证地看待问题,偏 执实有,悲观厌世,自私自利,这就是所谓的小乘佛 教。 约在公元150年至250年之间,龙树出生于南印度 毗连婆国。当时,大乘佛教思想的经典如《大般若经 》《华严经》《宝积经》《维摩经》《妙法莲花经》 《楞严经》《涅槃经》等都已出现,且争鸣斗强,思 想界一片混乱。 龙树依据诸多大乘经典,著书立说,其中以《中 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这“三论”最为著名 ,提倡中道实相之理,驳斥那些偏执妄见的大小乘错 误观点。龙树的弟子提婆又著《百论》。龙树的“三 论”重在破斥佛教内部小乘学派观点,而提婆的《百 论》重在破斥其他宗教学说,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 印度中观学派,推动了印度大乘佛学发展到新的阶段 。中观派对般若思想的最重要发展,就是突出了中道 的思想,既反“空”见,又反“有”见,反对各种偏 执,无论是佛教内的,还是佛教外的,均以“中道” 思想为原则来分析、破斥,这是中观派的重要特点。 罗什首先研习的大乘思想就是龙树的中观学派。 他承袭龙树思想,到长安后又系统地翻译了有关经律 论,经弟子僧肇等人的释解推演,形成了三论宗,又 称中观宗。“中观”是依其思想内核而称谓,又称“ 中道”。般若中道便是罗什大乘佛教的中心。 在鸠摩罗什翻译佛典之前,中国传播的般若学说 是以支娄迦谶、支谦、竺法护等译的般若经典为主要 依据的。般若思想在东汉末三国时期就传到了中原, 支娄迦谶最早翻译出了《道行般若经》《般舟三昧经 》《首楞严三昧经》三部般若类大乘典籍,参与译事 的还有天竺僧人竺佛朔。此后三国时期的支谦译出了 《道行般若经》的异本《大明度经》六卷和《佛说维 摩诘经》二卷;朱士行西去求取经典,译出《放光般 若经》。西晋时期竺法护译出《光赞般若经》十卷, 无罗叉译《放光般若经》二十卷。由于翻译水平所限 ,这些般若类经典既不能非常充分地表达大乘般若类 思想,也没有体现出印度大乘佛学思想的最新进展, 因而中国的般若学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要受这些经 典中提出的理论的制约。 因而,两晋之际对于般若思想的理解,出现了“ 六家七宗”的纷繁解释局面。当时中国思想界之所以 对般若思想的“空”观理解出现歧异与偏差,有三方 面的原因:第一,中国僧人们受当时盛行的玄学思想 的影响,用玄学的“有”“无”之争来理解般若思想 中的“空”;第二,当时译出的般若经典本身的表述 矛盾,译者对佛经翻译的不准确或含糊,都从源头上 将般若思想引向偏执之道;第三,般若学发展的最新 思想中观学说没有被及时引入中国思想界。印度的般 若学说本身有一个发展过程,《般若经》的原本较杂 ,内容多有详略差异,并常有前后矛盾之处。龙树等 在《般若经》的基础上写出了《中论》《十二门论》 等著作,进一步将般若思想系统化,消除了不同本的 《般若经》之中的思想歧异,使得般若思想得到了明 显的发展。般若思想的这种最新发展情况,中国人从 支谶、竺法护等人的译籍中是不能了解到的,再加上 翻译工作本身及解释方面的问题,当时的中国思想界 是很难达到印度中观派的般若思想发展水平的。 P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