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姐姐家去
作者简介
李云雷,1976年生,山东冠县人,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文艺理论与批评》副主编、当代文艺批评中心主任,中国现代文学馆特聘研究员。在《文学评论》、《南方文坛》、《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评论上百篇,多次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有部分文章被译为英文、韩文。曾获2008年“年度青年批评家奖”、“十月文学奖”等,著有评论集《如何讲述中国的故事》、《重申“新文学”的理想》。亦从事小说创作,作品曾被《小说选刊》选载,入选多种选本,译为多国文字。
内容简介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我们刚刚脱了厚棉袄,身 上很轻松,跑得很轻快。我和三见哥在村子里互相追逐着 ,一会儿就跑出了一身汗。跑累了,我们坐在三奶奶家门 前的麦秸垛上,商量到哪里去玩。“去河边吧?”三见哥 说。我站起来,跟着他往河边走。 我们来到河边,那时水上还结着冰,目光一照,薄薄 的冰面上反射着亮亮的光,晃人的眼。这时的冰不能踩, 一踩人就会跌下去,水里的鱼也很少,我们看了一会儿, 觉得没什么意思。“我们去爬树吧?”三见哥又说。我们 来到河堤上。 河堤上有一排排的白杨树,细小的叶子刚长出来,嫩 嫩的,一小片一小片的绿。我们很快爬上了一棵树,各自 跨在一个树杈上,四处张望着。河的南岸,远处有一些小 黑点,那是大人在田野里劳动;近处有一群小白点,那是 六成叔在放羊,遥遥传来他忽高忽低的唱歌声。我们站起 来,手攀着枝条,再向更远处眺望,可以看到一片矮小如 荠菜的远树,它们给天边抹上了一层淡淡的绿色,那已经 越出我们村了。 眺望着那么辽远的旷野,三见哥说:“不知道那远处 都有些什么?” 我凝望着远方,摇了摇头。他又说:“要不咱们去看 看吧?” 我应了一声,从树上飞快地出溜下来,三见哥也从树 上滑了下来。我们两个向东走,到了小桥边,跨过小桥又 向南走。 从我们村向南,走一里多路就是三里韩村,那时两个 村之间没有柏油路,只是一条机耕道,大约两三米宽,路 上坑坑洼洼的。路两旁种的是白杨树,树都不高。夏天的 时候,我们到这里来摸过知了,这里已出了村,人来得少 ,所以我们能摸到很多,尤其是后半夜,拿手电筒照上一 照,就会发现有知了在脱壳,那白嫩的身子和薄薄的蝉翼 刚刚从壳里挣脱出来,微微颤动着,还不能飞。我们就跑 上去,将它捉住,放在随身带的空罐头瓶里,再去摸下一 个。 路的尽头是一个丁字路口,再向南就没有路了,有一 条东西向的旧柏油路,向西一直通到县城。我们那时摸知 了,走到这条路就不再向前走了,而是返回来,从路的另 一侧往回摸。 这一天上午,我们走到路的尽头,还不想往回走,我 对三见哥说:“要不咱去我三姐家吧?”三见哥是我叔叔 家的孩子,我三姐结婚的时候他也去了,知道我三姐家在 张义堡,离我们村大约七八里路,中间隔着三四个村子。 他想了想说:“家里人会不会找我们,要不要跟家里说一 声?”我说:“咱们快去快回,跟家里说,大人就不让我 们去了。”三见哥想想我说的也是,就跟我一起向西走。 三姐是年前结的婚,我跟爹娘一起去过她家,但是没 有独自一人去过,不过去她家的路我都记得。我从小是三 姐带大的,跟她的感情很深,那时候我爹在果园,我娘和 大姐下地干活,三姐比我大十多岁,小时候她经常带着我 玩。三姐一结婚,我感觉生活中似乎少了一点什么。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