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半生我想这样住
作者简介
林黛羚,台湾作家,擅长以乐龄、绿色生活、回归简单本质等做为主题,独立采访、记录有关生活与住宅的一切。著有《从断舍离开始,打造你的新家感!》《想住一辈子的家》《这辈子,一定要当一次农夫》《会说故事的空间》、《老屋绿改造》《乐在原木生活》等书。
内容简介
以下是养老住宅中,居住人数与面积的适当搭配: 1~2 人同住: 独居或与伴侣、同龄亲友或亲子共住。独居一室一厅即可;与伴侣同住则两室一厅适合,可作为偶尔分房睡的弹性调配。同龄亲友或儿女,在空间领域上仅公共空间重叠,因此建议选择三室,在空间上能更自由些。 3 人以上同住: 只要牵涉到多代关系,例如有媳妇或女婿,则空间规划尽量朝两个家庭的思考模式去想。 例如,三室两厅的三代同堂,最好规划出一大一小的厨房,甚至可规划小客厅。或者一栋三层楼的房子,一楼规划出老人的客厅,二楼也要有儿女自己家庭的客厅,让大小家庭都有喘息的空间。除非感情好到不得了,也很有默契,否则两代同堂或三代同堂的家庭若一定要住得近,还是建议分层、分户为佳,宁可住隔壁或附近,也不要住一起。 成员及空间需求确认后,再做规划。这样的家,不但能守护,也能够激发居住者对生活的热情,更能为居住者提供身心上的舒适感。而这就是我在这本书中想探讨强调的……如果能够把后半生的家设计到位,那么,越老越幸福、越老越独立自主,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给后半生一个安全的家 有调查显示,我国约90%的老年人希望在家养老。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身体机能逐渐下降,生活起居会遇到各种困难,如何满足老人们安全安心、无忧无虑的养老需求?将住宅进行适老化改造,是全社会共同面临又亟待解决的课题。 我国现存大量老旧住宅,包括一些新建住宅,设计建造之初就缺少无障碍与适老化的考虑,存在室内通行空间局促、地面不防滑且有高差、屋内照护设施与辅助器具缺失等问题。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日益下降,洗澡、如厕、休息等方面的安全隐患便随之而来。 居家适老化改造是多样化的,很难统一标准化模式,只能根据各家的户型结构、管道设备、房屋面积、居家人口,以及老人的具体需求、生活习惯、经济状况等,因地制宜,量身定做。 本书《后半生我想这样住》可以说是一本老年住宅设计规划的指导原则,老年住宅如何选址、如何设计、从老年人的心理到年年人的身体,全都考虑到了。 我们为长辈做的,就是为自己做的。 入手这本书,为家中老人,也为自己的将来,打造一个安心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