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趣说万事万物由来(超值彩图版)/第一阅读

细说趣说万事万物由来(超值彩图版)/第一阅读
作者: 编者:白虹
出版社: 北京工艺美术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40.71
折扣购买: 细说趣说万事万物由来(超值彩图版)/第一阅读
ISBN: 978751401103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中外节日:一种纪念,一种喜庆 除夕:昼夜交替,除旧换新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上, 因常在阴历腊月三十,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除是除 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 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 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除夕是 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除夕这一天,家 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春联、 年画,挂门笺,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图案的新衣 。 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 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疠之鬼”,这就是除夕 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 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 另外,除夕在台湾被称为“过年日”。这一天的 午后,人们在厅堂神龛前上供牲体。到了晚上,合家 焚香叩拜,然后对长者辞岁。接着是“围炉”,也就 是吃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一桌,桌上摆满菜肴 ,桌下放置火盆,围炉为除夕带来热烈的气氛。远在 他乡的游子,除非万不得已,再远、再忙也要赶回家 团圆。年夜饭后,便高燃蜡炬来守岁。儿媳妇为了给 长辈们添福寿,不能早睡。据说坐得越久,长辈的福 寿越长,这是表示孝心。春节:农历新的一年开始 农历的正月初一是春节,也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新的一 年开始。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 的祭神祭祖活动,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 。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 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 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 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 “三元”;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 。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解释:“正月朔日,谓 之元旦。”《说文解字》中对“旦”字的解释为:“ 从日见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 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因为它分别表示一年的第一 个早晨,正月的第一个早晨,所以称“元旦”和“正 旦”。 除上述称谓外,春节还称“开年”“开岁”“芳 岁”“华岁”等,在诸多称谓中以称“元旦”最普遍 ,时间最长久。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 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 夏历即农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 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 春节。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春节和年的概念,最 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 年”。甲骨文中“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金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