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图世界中的新疆故事(丝路撷珍)
作者简介
王耀,1982年生,山东日照人,北京大学历史系历史地理学硕士,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所历史学博士。目前任职于中国社科院民族所新疆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传统舆图与新疆历史研究,已出版专著《水道画卷:清代京杭大运河舆图研究》,并在《文献》《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故宫博物院院刊》《历史档案》等期刊上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
内容简介
光绪十八年(1892),萧雄在《西疆杂述诗》中 将“和卓坟”较早地称为“香娘娘庙”,记载“庙形 四方,上覆绿磁瓦,中空而顶圆”,善男信女常来祭 拜求福。该书后被收入《关中丛书》等文集,流传较 广。后来的一批猎奇笔记类著述,如《满清外史》《 满清稗史》《清稗类钞》《古今宫闱秘闻》《清朝野 史大观》《今烈女传》中,出现了关于“香妃”“香 妃墓”的各种不同演绎,“香妃”形象也逐渐丰满, 逐步被塑造成为“体有异香”的西域奇女子。 光绪三十三年(1907)的《今烈女传》中演绎, 清朝平定西域后,得到一位美女,乾隆皇帝收为妃, 深得乾隆喜爱。然而香妃心怀家恨,阴藏叛逆之心, 表示要以死报父母被杀之仇。乾隆感念她的悲壮之志 ,施以恩惠,将她养起来。太后得知后,乘乾隆外出 郊祭的时候,下令处死香妃。乾隆回官知悉后,悲痛 不已。这个故事用小说家的笔法,杜撰出了强悍的太 后、深情的乾隆、如烈女般的香妃和虚无的家仇等极 具故事张力的形象和情节。 宣统三年(1911),李孟符著《春冰室野乘·国 朝烈女传》中,则更进一步,进行了更大的发挥和扩 展。该书记载王妃“有绝色之美”,“体有异香,不 假熏沐,国人号之曰香妃”。在平定新疆时,乾隆皇 帝就已经知道西域香妃的传说;战后,统帅兆惠生擒 香妃并送至北京,乾隆收入宫中。香妃每见乾隆,如 冰霜般冷淡,百问不答一言。乾隆派宫女去劝,香妃 亮出匕首说,家破亲亡,决心以死报之,皇帝如果强 迫,我就如愿了。宫女欲夺匕首,香妃说,你们要强 夺,我就自杀。宫女未敢多言。乾隆听说也没办法, 只好宽容待之。为解香妃故土之思,乾隆仿建西域市 集、礼拜堂等。过了几年,太后乘乾隆去天坛祭祀, 召来香妃问话。香妃答道,我不能复仇雪耻,但求一 死。太后遂命人将其绞死。这个故事更加细腻,添加 了更多细节描述。乾隆皇帝讨好香妃的情节,有些地 方颇类似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以博冷面美人褒姒一笑 的故事。 1914年,在北京紫禁城西华门浴德堂展出了一张 《香妃戎装像》(如图12),在展览中附有三百字左 右的《香妃事略》。画像上的香妃,身穿紧身铠甲, 腰佩宝剑,英姿飒爽,有英武之气和秀丽之美。 据研究,这幅画像确实出自清朝内廷,只不过画 像中是乾隆皇帝的女儿,一位喜欢戎装的公主,而不 是容妃或所谓的“香妃”。我们只能说,这次展出有 哗众取宠之嫌。不过,这确实是第一次向公众展现所 谓“香妃”画像,在人为构建“香妃”形象上,迈出 了由文字描述到鲜活画像的重要一步,为不少好事者 所追捧。 1916年,蔡东藩在《清史通俗演义》中,更是编 造虚构了几千字的一段故事,背景来自历史,情节基 本为杜撰。故事是说香妃原为敌酋王妃,平叛后清军 将叛匪家属押解到北京,乾隆皇帝在庆祝大典上发现 了“绝色妇人”香妃,收之入宫,但是香妃不愿顺从 ,后被太后绞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京剧《香妃》《香 妃恨》。《香妃》的情节更加离奇:乾隆皇帝听说香 妃美艳绝伦后,才决定发兵征讨新疆,生擒敌人妃子 香妃,带入皇宫,香妃不从,被太后药死。《香妃恨 》的情节则与《香妃事略》基本相同。 1982年天津京剧团推出了新编京剧《香妃》,主 要情节是:香妃随其兄图尔都帮助清朝平定新疆大小 和卓叛乱后,应召入京,后选为乾隆妃子。这时,新 疆的一股武装因过去受到蛊惑逃往沙俄,现在幡然悔 悟,意欲回归祖国。乾隆听从香妃意见,宽宥他们回 归祖国,加以安抚。但是奸臣阿睦暗中破坏阻挠,派 刺客行刺乾隆未遂,诬陷香妃是行刺的内奸。太后听 信谗言,囚禁香妃并定为死罪。后来乾隆查明真相, 救出香妃,处死阿睦。 京剧《香妃》这个故事中,除了刺杀乾隆等情节 荒诞外+基本有历史的影子。容妃是香妃的原型,其 兄确实是图尔都;幡然悔悟后回归祖国的武装,应该 是乾隆年间从伏尔加河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而奸 臣阿睦,历史原型应该是反叛清朝的准噶尔部的阿睦 尔撒纳。 总之,目前所见清代史籍中,并未发现容妃“体 有异香”等曼妙传奇的记载。真实的历史上,她仅是 较受乾隆恩宠的一位西域维吾尔女子而已,她与乾隆 过的也仅是较为和睦的皇室生活而已。在修订这篇文 章时,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比对容妃画像(图9 )和乾隆画像(图10)来看,两人很有夫妻相。 P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