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励志故事系列丛书:第二册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李廷栋(1930-),地质 学家,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 市栾城县(现栾城区)。 1953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 院,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 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吉林大 学教授,沈阳师范大学特聘 教授,中国地质图书馆名誉 馆长,河北地质大学名誉校 长。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院 长,地质矿产部副总工程师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 、学部主席团成员,第八、 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等。主 要从事区域地质研究和地质 编图,主持或参加了大兴安 岭北部、四川西部、喜马拉 雅和青藏高原等地区地质调 查研究,完善或重新厘定了 这些地区的地层系统、侵入 岩期序和构造格架。总结了 中国区域地质特征和亚洲岩 浆岩发育规律,提出青藏高 原隆升阶段和机制。主持编 制亚洲地质图、中国地质图 集、亚欧地质图等。主持完 成了南极岩石圈构造及矿产 资源潜力的研究。代表作有 《亚洲地质》《青藏高原隆 升的地质记录和机制》和《 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等。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一等奖。 地质事业的飞速发展是 新中国发展的一个侧影,李 廷栋是参与者,更是推动者 。出生于充满憧憬和伤痛的 1930年,李廷栋在逆境中 不断求索,从河北的村庄到 北京的中学,他立志成为国 之栋梁;从北京大学到地质 部机关,他与地质工作结下 不解之缘;走出机关,他投 身大兴安岭、川西进行野外 地质调查;主持编制多种地 质图件,将中国地质编图提 升到国际先进水平;探索“ 三极”和深部地质,推动前 沿研究……在70余年的地质 生涯里,李廷栋谱就了一篇 篇地质华章。 逆境求索 历史往往赋予各个时代 不同的主题。翻开历史,20 世纪30年代的中国经历了憧 憬和伤痛,李廷栋便出生在 那个年代。1930年10月7日 ,李廷栋出生于河北省栾城 县郄马镇宋北村,在那个动 荡年代的北方农村,李廷栋 的家庭充满艰辛。但他从小 就立志将学业进行到底,从 宋北村村办初级小学到栾城 县中心小学;从北京平民中 学到河北省杨村师范学校再 到北京市第一中学,在学校 奖学金的支持和亲友的帮助 下,李廷栋在战乱中以优异 的成绩完成了小学和中学的 学业。同时,在中学时期, 他作为班长和学生会副主席 ,组织管理才能初显,这也 为他日后的科技管理工作和 主持一系列科研项目打下了 基础。 1950年9月,李廷栋高中 毕业后,如愿以偿地考入了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开始了 他的地质学学习生涯。 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 整,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整体 并入新成立的北京地质学院 。在大学期间,李廷栋作为 北京大学地质系系学生会主 席和北京地质学院学生会副 主席,在忙碌的学习之余还 承担了大量的社会工作。 当时的北京大学地质学 系尽管仪器设备比较简陋, 但总是把讲课与实验、实习 紧密结合,特别重视野外地 质实习。李廷栋利用暑假和 周末的时间,跟随老师到北 京的南口、西山、门头沟、 青龙桥,河北的北戴河、井 陉和山西五台山等地进行了 多次野外地质实习。通过这 些野外地质实习,他提高了 对岩石、矿物、地层、古生 物及构造现象的野外鉴别能 力,掌握了野外地质调查的 一些基本程序和方法。 1953年,因国家急需地 质人才,李廷栋提前一年从 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当年11 月,他被分配到成立不久的 地质部机关,开始了科学技 术管理工作生涯。在地质部 机关,李廷栋先后在专家工 作室、地矿司有色处、远景 计划司从事科技管理工作。 之后,他又被调到办公厅, 担任时任地质部副部长刘景 范的业务秘书。 作为地质学系毕业的学 生,李廷栋一直希望能够到 野外从事地质调查研究工作 ,他认为对于地质工作,野 外是一个最现实的实验室, 搞地质工作,不进行野外地 质调查实践是不行的。因此 ,在繁忙的科技管理工作中 ,他利用跟随苏联专家和部 领导到各个勘探队检查工作 的机会,到了30多个矿区“ 跑野外”,向专家们请教岩 石、矿物、地层、构造、矿 床等地质知识,在勘探队汇 报工作时,他总是认真倾听 、仔细记录,同时也经常看 一些地质报告。他还时刻不 忘学习地质科学技术知识, 不断阅读有关图书资料。 在地质部机关,李廷栋 与中国地质界的老前辈多有 交集,他们的地质学识和治 学态度让他受益颇深。在之 后几十年的地质岁月里,李 廷栋循着他们的足迹不断前 行。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