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风云.第三卷](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0710/02/20220710025129669.jpg)
出版社: 中国工人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35.30
折扣购买: 隋唐风云.第三卷
ISBN: 9787500878193
纪陶然,作家,历史文化学者。长期关注文化遗存、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的交互影响,对中国历史文化遗存颇有研究。著有《秦朝果然很有料(1-3卷)》《口号中国》《天朝的镜像》《秦始皇:征服者与探险家》《搜神志怪:魏晋人的幽明世界》《隋唐风云(1-3卷)》等多部作品。
白衣山人 李泌是一位影响了唐朝政治三十余年的奇人,其出 自关陇勋贵最核心的家族,北周八柱国之一的李弼是其 六世祖,隋末瓦岗军首领李密是其族曾祖。 李泌早慧,七岁知文,被视为神童。因人推荐,唐 玄宗召见七岁的李泌到宫中对答。唐玄宗当时正与张说 观弈。张说首先说:“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 ,静若棋死。”并请李泌也以“方圆动静”对答。李泌 即答:“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 ”唐玄宗大悦。 以李泌的门第和在唐玄宗心中留下的印象,他若求 一官半职并非难事。但他却喜好研究《易经》《老子》 ,仰慕神仙不死之术,终日游历于嵩山、华山、终南山 之间,并不急于入仕。 直到天宝十年(751 年),已 经二十九岁的李泌向唐玄宗献上《复明堂九鼎议》。李 泌这个名字才又进入唐玄宗的视野。唐玄宗召他入朝讲 授《老子》,并命他待诏翰林,供奉东宫。正是这个决 定让李泌接触了太子李亨。二人相谈甚欢。彼时,李亨 正在暗中积蓄自己的力量,对才学过人 的李泌极为看重,遂成知己。 但李泌却看不惯天宝末年朝里朝外的乌烟瘴气,他 写诗讥讽杨国忠、安禄山等辈。此举得罪了杨国忠,以 讽刺朝政的罪名将李泌贬到蕲春郡(今湖北蕲春)安置 。李泌倒是乐得离开是非之地,从此“乃潜遁名山,以 习隐自适”,再次成为一名隐士。 渔阳颦鼓动地而来,形势的急剧变化使唐玄宗、杨 国忠、安禄山早已忘了还有一个叫作李泌的年轻人存在 。但是,太子李亨却对李泌念念不忘。李亨在马嵬驿脱 离了唐玄宗的控制之后,北上灵武即位称帝,马上遣使 访召李泌。 彼时,李泌正在嵩山、颍水之间游荡。见天下大乱 ,好友即位,并派遣使者来征召自己,李泌感到成就大 事的机遇已经到来。他果断放弃了隐逸生活,冒险奔赴 关中,进而辗转西北,终于见到了唐肃宗。 此时的朝廷正是用人之际,见到风尘仆仆的李泌, 唐肃宗将其引为智囊,聆听其陈说古今成败之机,并欲 委任其为显官。但李泌却不愿为官,只希望自己以宾客 的身份做唐肃宗的顾问。唐肃宗只好授予了李泌银青光 禄大夫的散官。 李泌自称为“山人”,保持着隐逸风范。与唐肃宗 同车出入,李泌的一袭白衣十分醒目。围观的百姓纷纷 说着黄衣者是圣上,着白衣者是“山人”。唐肃宗与李 泌经常在深夜围炉夜话。 虽然没有实际的行政官职,但是唐肃宗对李泌非常 器重,大事皆与其商议。李泌成为唐肃宗的谋主,史称 其“权逾宰相”。比如唐肃宗与李泌商议,让哪位皇子 做天下兵马元帅。当时唐肃宗没有立太子,其长子广平 王李俶按说是最合礼法的人选。但广平王李俶较文弱, 很多文武官员倾向于让勇武的建宁王李倓担任此职。 针对这种声音,李泌对唐肃宗说:“建宁王诚贤, 作者以散文语言讲述历史,将文学性与学术性相结合,轻快而不轻佻,通俗而不媚俗,使本书整体呈现出既轻松典雅又严谨深刻的行文特点。 作者深度解读历史事件背后所蕴含的普遍规律和特殊文化内涵,让读者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启发,更具可读性、易读性、耐读性,相比一般的通俗讲史作品,更具持久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