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黑龙江省直及地市、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知识(全新升级)](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0228/06/20230228060711326.jpg)
出版社: 世图出版公司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2.84
折扣购买: 2023黑龙江省直及地市、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知识(全新升级)
ISBN: 9787510070556
李永新 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机关和地方公务员考试有深入的研究,具有丰富的公务员考试教学经验。主持并研发了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深度辅导教材和课程、专项突破辅导教材和课程,帮助广大考生成就了梦想,备受考生推崇。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笔试主要分为省直事业单位考试和各地市事业单位考试。其中,省直事业单位考试通常在每年的下半年举行;各地市事业单位考试的招考时间不固定,分散于全年。两类考试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项目岗位时长/分值考试题型考试内容省直 考试所有岗位120分钟 分值100分涉及单选、多选、写作等专业知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知识地市 考试综合类医疗类教育类120分钟(部分为90分钟或150分钟) 分值100分(部分为150分或200分)涉及单选、多选、判断、简答、论述、案例分析、写作综合知识/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综合知识(公共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部分地市只考查相关专业知识)综合知识(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基础知识/专业知识(部分地市只考查相关专业知识)注:根据招考公告,表格中的综合知识/公共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时事政治、法律、公文、科技生活、人文历史等。因两者考试内容几乎一致,以下统称综合知识。 下面我们单就本书所适用的综合知识科目来进行分析讲解。 Part1 综合知识考什么 结合招考公告和近年来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笔试真题可知,综合知识主要考查政治常识、法律常识、经济常识、管理与公文常识、科技与生活常识、人文与历史常识、地理常识、其他常识等内容,部分地市考试还涉及写作。除写作外,各部分的考查比重及重点考查内容如下表所示: 内容考查比重重点考查内容政治常识3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与意识、联系与发展、实践与认识,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热点等法律常识13%宪法中的国家机构,民法中的总则,刑法中的常考罪名,行政法中的具体行政行为等经济常识1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微观经济中的需求与供给,宏观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政策管理与公文常识14%管理学基础知识中的管理职能,公文基础知识中的公文格式、行文规则与行文方式、公文处理科技与生活常识10%科技常识中的中国新时代以来的科技成就,生活常识中的物理、生物、医学、安全等常识人文与历史常识10%中国人文常识中的中国文化常识和中国文学常识,中国历史常识中的中国近现代历史常识地理常识4%中国地理中的自然环境与资源其他常识3%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结合历年真题可知,主观题部分包括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公文写作题、文章写作题五大题型。其主要测查归纳概括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Part2综合知识怎么考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笔试综合知识怎么考——针对这一问题,下面我们重点围绕其主要考查形式及考查的特殊性展开讲解。通过分析近三年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笔试综合知识试题可知,其考查具有如下特点: 一、注重考查时新知识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综合知识考试中政治试题占比较大,此类试题常结合时新知识,考查方针政策、重要文件、重要讲话中的重要内容,如内涵、关系、特点、意义等。真题(2021·黑龙江哈尔滨·单选)新华社播发《人民日报》2021年4月15日署名文章《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要论述综述》。文章指出,()是推进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 )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A社会稳定国家安全B国家安全社会稳定 C经济安全国家安全D经济安全社会稳定 A。解析:新华社播发《人民日报》2021年4月15日署名文章《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要论述综述》。文章指出,社会稳定是推进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故本题选A。 1对政府网、人民网、新华网等权威媒体发布的最新消息多加关注。 2扫描本书前言后放置的二维码,后台会按月推送国内时事。二、综合性强,考查形式灵活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综合知识考试的部分试题综合性较强,并非直接对基础知识的具体内容进行设问,而是灵活地考查考生的运用基础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政治学科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经常结合时新背景材料、古文、成语等进行考查,考生既要对相关背景材料和古文、成语有一定的了解,也要掌握基本的哲学理论知识。 (2)法律试题常结合案例进行考查,注重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实际应用,而不是单纯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程度。 (3)生活类试题多从生活现象或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出发,考查其背后的物理、化学、生物常识。真题1(2021·黑龙江哈尔滨·单选)小明的父母下岗后开了一家食杂店,并且让刚读小学六年级的小明辍学帮忙。小明父母的行为侵犯了小明的()。 A财产权B劳动权C受教育权D人格权 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1年)第十七条规定,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五)放任或者迫使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失学、辍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年)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题干中,小明的父母让刚读小学六年级的小明辍学,侵犯了小明的受教育权。题干情形未涉及财产权、劳动权、人格权。故本题选C。真题2(2019·黑龙江绥化·单选)夏天时,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啤酒,可以发现啤酒瓶身外面会“出汗”。这种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酒从瓶中渗出B空气中水蒸气汽化 C啤酒瓶上的水汽化D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 D。解析:啤酒瓶身会“出汗”,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啤酒瓶后会液化并附着在啤酒瓶上。故本题选D。1针对直接考查基础理论的试题,要做到准确识记知识点。 2针对结合材料、案例等考查理论知识的试题,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对社会热点、法律案例、生活现象等多加关注,并探究其背后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对中外名人名言、诗词古语等多加积累,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前提下,能够活学活用。三、写作题的材料由长变短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综合知识考试中,写作试题的变化趋势主要是:给定材料内容由长向短转变,更易于理解,作答难度降低。真题1(2018·黑龙江佳木斯·写作题) 【材料一】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成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内核,还有墨家、法家、名家、释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为主体,中国古代约5000年历史中延绵不断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 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 【材料二】 “写个实习报告,不仅错字连篇,而且语句不通,现在的大学生按说知识都挺多,怎么连这些基本的技能都成问题?”本市某国企负责招聘的周先生显得非常无奈。周先生告诉记者,因为招聘的需要,他们单位为准备录用的三名大学生安排了为期一周的实习,实习结束后,要求同学们上交一份手写的实习报告。报告交上来后,周先生却看得很“费劲”——不但语句不通,还有许多错字。“不仅今年,前几年也有这种情况,每年看那些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是又窝火又哭笑不得。”周先生说,要求手写是为了避免学生们从网上下载范文,没想到,有些学生连一篇简单的实习报告都写不明白。 记者在采访了部分用人单位和学校老师后,发现周先生遇到的这种情况普遍存在。“现在的大学生,手里拿着那么多证书,可连一些基本的文化常识、文字功底、文明礼貌都不懂得。”一些人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记者了解到,前不久在东南大学召开的首届中国人文教育高层论坛上,与会的专家学者提出了一个揪心的问题:大学生中,不会上网不会外语的“现代文盲”越来越少,对中外传统文化和文史知识不甚了了、缺乏人文素质的“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为此,有关专家向全国高校师生发出了“阅读文化经典,提升文化品位”的倡议书。 “老师,我要考研,其中有一门综合科目,您能不能告诉我,像‘李白是什么人、他是哪个朝代的、代表作是什么’这类问题,我通过什么方法才能了解一些?”面对学生这样的求助,本市某高校负责教授大学语文课程的老师显得很无奈:“学生都是为了应试才去机械性地背诵一些文学、文化常识,其实这都该是他们系统学习并掌握的最基本常识。” “以前上中学的时候,也就是背背语文课本上那些知识,很少有时间看课外书。”采访中,一名大学生把“缺乏文化常识”的原因归结为中学时的应试教育。“上了大学,学生们整天被埋在一堆数学公式或ABC中,有点空闲时间也花费在电视、电脑前。可以肯定地说,学校图书馆里看书的人绝没有坐在电脑前玩游戏看光盘的人多。而且在图书馆里,看文学类图书的人更是凤毛麟角。”采访中,不少大学生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我现在经常提笔忘字,忘记字怎么写的时候,就特别想打开电脑或手机用拼音输入一下。要是写论文,都会先上网‘百度’一下,看看范文,然后按照范文再往里‘套’。”一名大三男生告诉记者,自从上了大学后,除了考试,大家真正用笔“写字”的机会就少了,即便是论文、实习报告、各种申请书、竞选演讲,都是“电子版”,而且基本都能找到“范文”。 “网络的发达以及计算机的普及,也是造成大学生文字功底薄弱的原因。”对此,一位长期从事语 《黑龙江省直及地市、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知识》严格依据黑龙江省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的特点精心编写而成。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本书设置了“考情综述”版块,总结了考试基本情况、主要考查内容和考查特点等,帮助考生把握各篇复习重点、了解相应备考攻略。 2.本书在章/节标题下设置了备考点拨相关内容,立足近年黑龙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考情,结合图表,点明该章/节的重要程度与复习侧重点等,帮助考生把握各章/节内容中的考查侧重点。 3.本书排版疏朗,行距适中,语句简明,采用文字、表格、示意图等多种形式,对各学科知识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便于考生快速把握知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