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无障碍精读版)/快乐读书吧/爱阅读课程化丛书

培根随笔(无障碍精读版)/快乐读书吧/爱阅读课程化丛书
作者: (英)弗兰西斯·培根|译者:立人
出版社: 天地
原售价: 24.80
折扣价: 12.40
折扣购买: 培根随笔(无障碍精读版)/快乐读书吧/爱阅读课程化丛书
ISBN: 9787545529432

作者简介

弗朗西斯·培根,出生于1561年1月22日,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散文作家、政治家。这位不朽的巨人是一位全才、多面手,他不仅在文学、哲学上有颇深的造诣,在自然科学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是一位并不多见的文理双全的学者,是马克思口中的“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培根出生于伦敦一个高级官员家庭。他的父亲尼古拉·培根爵士贵为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这样显赫的出身,让培根很早就有了出入宫廷的机会。他曾担任掌玺大臣和大法官的职位。临近晚年,培根脱离了政治活动,开始专门从事不同的学术研究。 弗朗西斯·培根是新贵族的思想代表,他反对君权神授和君权无限,主张限制王权;拥护清教,主张改革,但反对革命。培根反对经院哲学,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他是第一个意识到科学及科学方法论的历史意义,并且通过分析和确定的方法来表达它的应用方式,给予科学运动新的发展方向和动力的哲学家。在哲学上,他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的一系列原则,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开端,它是完全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泉源。他重视制定系统的归纳逻辑,强调实验对认识的作用。1605年他出版了第一本书《学术的进展》,这也是诠释他的见解的第一本通俗读物。主要论述“学问和知识的功效,兼及增广知识的价值和荣耀”。1620年出版的《新工具论》是培根最重要的著作。这部著作基本上是号召人们采用实验调查法,哲学家把它看成是从古代唯物论向近代唯物论转变的先驱。培根计划分六个部分来写一部巨著《伟大的复兴》,直到他去世时这个计划也没有完成。 培根也是优秀的散文家,他在1624年出版的《论说文集》,文笔优美,令人印象深刻。其中有很多名言警句,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内容简介

论真理 名师导读 “真理是什么?”这是一个一直困扰着人们的问 题。大家向往真理、追求真理,可是最终却不知道究 竟怎样才能拥抱真理。现在让我们走进培根的《论真 理》,看看他是如何解答关于真理的问题的吧。 彼拉多非常喜欢捉弄人,总是提出问题,但不等 别人回答。“真理是什么?”这一次他又问道。世上 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喜欢变幻无常,而且认为坚持一 种信仰就是始终承受某一种束缚。因此,他们在行动 和思想上,都以取得思想自由为目的。即便是许多哲 学家的学派已经消失,但是喜欢东拉西扯的人却依然 存在。虽然他们有着与古人相同的血脉,但是跟古人 比起来,他们还是缺少了很多血性。 人们总是喜欢谎言,这不是因为发现真理的道路 太过漫长艰辛,也不是为了找到真理来对人类的思想 施加影响,而是因为人们对于谎言有一种与生俱来的 爱。在古希腊哲学家之后,有个学派也曾研究过这个 问题。可是研究者们还是对此现象感到非常迷茫,他 们始终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人们如此喜欢谎言? 如大家所熟知,诗人之所以说谎,是因为谎言可以带 来愉悦;商人之所以说谎,是因为谎言可以获取利益 。可是普通的人只是为了说谎而说谎。当然,我也说 不出其中的缘由。真理像是透明的、不加装饰的日光 ,在这样的日光下表演假面舞剧、哑剧和各种舞台剧 ,比不上在烛光下表演来得优雅和壮观。或许真理是 可以跟珍珠相提并论的,珍珠在白天的时候是最好看 的,但不会因此而价格上涨,它与钻石或者红宝石是 等价的。称之为谎言的一种混合物的确可以给人们带 来愉悦。如果可以把人类脑子里那些自负的意见、美 好的希望、虚伪的评论、漫无目的的想象之类的东西 都清理干净的话,那么,在人类的脑子里剩下的就是 一些可怜的、微不足道的东西了。这些东西被忧伤和 厌恶充斥着,让人类自己感到难过。这一点想必没人 怀疑。很早之前,有位神父把诗歌称为“恶魔的酒” ,那是因为想象被诗歌占据了。可是,诗歌仅仅是谎 言的幻影罢了。就像我们前面所提到的,由此带来的 伤害不是那些在头脑中路过的谎言,而是那些已经存 在于头脑中的谎言。不管这样的事情是以一种怎样的 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判断和感情之中,对于真理来说, 它仅仅判断自我。可见,教育人们探求真理、认识真 理、相信真理,是人性中最高的善。探求真理,其实 就是向真理求婚或者是求爱;认识真理,其实就是与 真理不离不弃;相信真理,其实就是在真理中寻找快 乐。上帝在创造天地的过程中,最先创造的就是感性 之光,而最后创造的才是理性之光。但也从那以后, 他在安息日做的所有工作,都是用自己的圣灵感召着 世人。首先,他把光呈现到物质(也可以说是混沌)的 表面;其次,把光呈现到人们的脸上;现如今,他依 然把光呈现到他的选民脸上,以此让他的选民吸人。 有一个学派之所以高于别的学派,是因为得益于一个 诗人的赞美。那个诗人是这么说的:“如果站在海岸 上看海上颠簸的船只是件高兴的事,站在高高的城堡 上透过窗户看下面的战斗和冒险也是件高兴的事,那 么最高兴的事莫过于站在真理的高峰上看着山谷中朦 胧的雾气和飘摇的风雨。”只是在看的时候心怀悲悯 ,而不是幸灾乐祸。诚然,如果一个人的意志以仁爱 为目的,以天意为落脚点,以真理为中心旋转,那么 他一定生活在人间天堂。 说到世俗中的诚实,不禁要从神学和哲学中的真 理来谈,就连不信真理的人都承认,做人做事光明正 大是根本保障,而招摇撞骗就像在金银币里掺合金, 虽然这样更有利于流通,但因此降低了钱币的价值。 这样的做法就像蛇行走一般,因为没有手足可用,只 能用腹部前行。最让人愧怍的行径就是口蜜腹剑、背 信弃义。因此,蒙田的说法恰到好处,他在研究谎言 为何如此可耻可恨时说:“慢慢想来,其实,说谎的 人实际上是不敬畏上帝而害怕世人的。因为他说谎只 是为了欺瞒世人,而不能欺瞒上帝。”由此说来,撒 谎其实就是召唤上帝来惩治世人,但即使如此,人们 依旧热衷于撒谎、背信弃义,有一个古老的预言:如 果基督重新来到世间,那么,他是很难找到忠信两全 的人了。P3-5 弗兰西斯·培根出身豪门,通过自修获得律师资格,逐步跨入政界,先后做过下院议员、掌玺大臣、大法官等,是英国皇室的重臣,还拥有男爵、子爵等封号,可最终却因为被控贪污受贿而遭到国会的弹劾,被革去一切职务。复杂多变的生活丰富了培根的阅历,也让他的思想变得日益成熟,对人生和社会有了独到的见解,因此,培根在遭弹劾后,就将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学问研究中,并且成为中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的开创者。1597年《培根随笔》问世,但只收录了十篇文章;后来培根又写了“宗教信仰”方面的内容,将该书增添至三十八篇并于1612年出版;到了1625年再次出版时,已经有五十余篇了;培根逝世三十一年后,人们又将其《论谣言》的残篇收录其中,形成了现在的版本。 雪莱说:“培根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培根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都融入到了这本随笔的字里行间。首先,《培根随笔》的语言十分简洁,文笔非常优美,且具有极强的说理性;其次,书中警句迭出,且内容涉及面广,对读者为人处世各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帮助;再者,书中文章篇幅短小,但多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进行叙述,因此具有极强的凝练性;此外,作者在书中并不刻意抒情,也不卖弄幽默,更不谈自己,而是以高人赐教、法官判案的形式来讲述,因此具有“读之犹如聆听高人赐教,受益匪浅”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