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日子

我们的日子
作者: 竹青|责编:贺飞雁
出版社: 宁夏人民
原售价: 86.00
折扣价: 56.76
折扣购买: 我们的日子
ISBN: 978722707674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当下有一句非常流行 的话,叫贫穷限制了我们 的想象力。其实,关于贫 穷——这个因为我们伟大 的脱贫攻坚工程,即将成 为记忆的概念,我们的下 一代,乃至下下一代,他 们可以肯定将不再经历, 而且也肯定无法想象贫穷 的样子——至少是不会想 象得到我们以前的祖辈们 曾经深刻经历并备受煎熬 的那些日子,那些真正叫 作贫穷的日子。因此,我 们也可以这样说,关于贫 穷,我们的后代将无法想 象。或者可以这样说,好 日子将限制他们对贫穷的 想象力。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在我们将用极其有限的篇 幅,来记录我们伟大的脱 贫攻坚工程的时候,我觉 得还是有必要挤出一点笔 墨,说一说那些曾经的光 阴,那些在我们这一代乃 至上一代,甚至上上多少 代人所经历的,刻骨铭心 的记忆,那些已经长在我 们骨头里的难肠事情,那 些真正的贫困经历,不为 别的,只为了逝去的记忆 ,为了让子孙后代还能知 道,我们是从什么样的境 遇里站起来的。 只有那些真实的记忆 ,那些刻骨铭心的真实, 才最有说服力。 关于吃的故事 民以食为天,这是千 古不破的真理。 吃是人从生至死最大 的事情。吃饭穿衣两家当 ,泾源的先辈们把这句话 作为至真的真理。但是, 在泾源过去的苦难记忆里 ,这两个家当实在是当不 起来,首先是吃饭成了最 难肠的问题,那些因为食 不果腹而生成的千奇百怪 的问题,成了人们挥之不 去的记忆,有的记忆甚至 已经成为-了集体记忆。 黄花乡某村努哈的家 ,简陋的窑洞里,只有一 盘土炕,炕上仅有一团跟 旧棉絮没有什么区别的烂 被子里,蜷缩着大小不一 的四个孩子,孩子们的身 子底下,没有褥子,更没 有炕席,有的是被皮肉之 躯磨得十分光滑的炕面子 。由于长时间地打磨,炕 面子油黑锃亮。这不禁让 人想到了时下最流行的一 个字——盘。当然,这并 不是盘炕的那个“盘”,字 同意不同。窑洞外面的墙 根底下,一个用黄泥糊成 的灶台上,努哈的媳妇已 经将一锅燕麦面散饭烧熟 了。她直接把锅端进窑洞 ,用一把木勺将散饭舀到 了炕墙上。那炕墙其实就 是在炕的一侧修的一道一 尺多高的土墙,防止睡觉 时有人从炕上掉下来。在 炕墙上,有一排掏出来的 小坑,努哈的媳妇就把燕 麦面散饭分别舀在那些小 坑里。蜷缩在棉絮里的四 个孩子早已是饥肠辘辘, 不等母亲将饭舀好,争先 跪在那些小坑前,各自抓 起一把木勺,狼吞虎咽般 吃了起来。没几分钟,那 一排土坑里的散饭便被吃 得一干二净,末了,孩子 们还将舌头伸进那坑子里 ,转着圈的添,顺便也算 是把饭碗洗了。 这情景,虽然让人心 酸,但那些孩子们总归是 吃了一顿饭。更多的时候 ,孩子们等上半天还不一 定能吃得上。吃不上一碗 饭,有时候竞成了一个人 生命中最深沉的遗憾。记 得在我十岁左右,家里来 了一位亲戚,由于亲戚来 自很远的地方,所以母亲 要为亲戚做一顿待客饭。 那个年代粮食紧张,住得 不远的亲戚来串门,一般 都不会做饭招待的,只有 远方的亲戚来走访,才会 做一顿饭招待亲戚。 说是招待一顿饭,其 实也就是做一碗面条。那 面条很简单,用白面和黑 面掺和在一起做一碗长面 (平时我们自己吃饭,基 本是用黑面做的),做的 量也很少,因为食材太金 贵,所以整个过程都非常 讲究技术的,要不然就做 不出来。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