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报(冬经典彩绘版)
作者简介
维·比安基(1894—1959)是前苏联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和生物学家。1924—1925年,比安基主持《新鲁滨孙》杂志,在该杂志开辟描写森林生活的专栏,这就是《森林报》的雏形。1927年,《森林报》结集出版,到1961年时已再版10次,每次都增加了一些新内容。比安基是俄罗斯大自然文学最知名的代表作家,被称为“大自然文学的奠基人”,著有《森林报》《山雀的日历》等。他的作品集有《森林中的真事和传说》(1957年),《中短篇小说集》(1959年),《短篇小说和童话集》(1960年),《森林报》(1961年出到第十版)。
内容简介
大地上均匀地铺着一层白雪。现在田野和林中空 地,像一本巨型书的光滑整洁的书面。任何人在上面走 过,都会留下这样一行字:“某某到此一游。” 白天下了一场雪。雪停了,这页书重新变得干干净净。 要是早晨你来看一看,会看见洁白的书面上,印满 了各种各样神秘难解的符号、线条、圆点和逗点。这么 说,夜里有各种各样的林中居民来过这里,它们在这里 来回走动,蹦蹦跳跳,做了些事情。 谁来过这里?它们做了些什么? 必须赶快弄懂这些难解的符号,读完这些神秘的 句子。要不然,再下一场雪,仿佛有谁把书翻了一页似 的,在你眼前又将是一张干净、平整的白纸。 各有各的读法 在这本冬天的书上,每一位林中居民都签了字,留 下了各自的笔迹和符号。人们学习用肉眼来分辨这些 符号。不用眼睛读,还能用什么读呢? 可是动物却想出了用鼻子读。比如,狗用鼻子闻闻 冬书上的字,就会读到“狼来过这里”,或者“刚才一只 兔子从这儿跑过”。 走兽的鼻子非常有文化,它绝不会读错的。 谁用什么写字 大多数走兽用脚写字。有的用五个脚指头写,有的 用四个脚指头写,有的用蹄子写,也有用尾巴、鼻子和 肚皮写的。 飞禽也用脚和尾巴写字,它们还用翅膀写字。 楷体和花体 我们的记者学会了读这本讲述林中大事的冬书。 他们费了不少劲才掌握了这门学问。原来并非全部的 林中居民都用楷书签字,有的喜欢耍点小花招。 很容易辨认并牢记灰鼠的笔迹。它在雪地上蹦蹦 跳跳,仿佛在玩跳背游戏似的。它跳的时候,短短的前 脚支着地,长长的后腿叉得很开,向前伸出老远。前脚 印小小的,并排印着两个圆点。后脚印长长的,分得很 开,仿佛两只小手,伸着纤细的手指。 老鼠的字虽然小,可是简单易认。它从雪底下爬出 来的时候,经常先绕个圈子,然后再朝着目的地一直跑 去,或者退回到鼠洞里。这样一来,就在雪地上留下一 长串冒号:冒号与冒号之间的距离一样长。 飞禽的笔迹也很容易辨认。比如说,喜鹊的三只前 脚指头在雪地上留下小十字,后面的第四个脚指头,留 下一个短短的破折号。小十字的两侧,印着仿佛手指头 似的、翅膀上羽毛的痕迹。它那梯形长尾巴,必定会在 雪上的某些地方留下痕迹。 这些签字都没有耍花招。很容易 看出来:这是一只灰鼠从树上 爬下来,在雪地上蹦跳了一 阵,又上树了;这是一只老鼠从雪底下跳出来,跑了一 阵,转了几个圈,又钻回雪底了;这是一只喜鹊落了下 来,在冻得硬邦邦的积雪上跳了一会,尾巴在积雪上抹 了一下,翅膀在积雪上扫了一下,然后飞走了。 不过,请你试着认认看狐狸和狼的笔迹。你要是没看惯,准会被搞得 如坠五里云雾。 小狗和狐狸,大狗和狼 狐狸的脚印很像小狗的脚印。区别只在于,狐狸把脚爪缩成一团,几 只脚指头紧紧并在一起。 狗的脚指头张开着,因此它的脚印浅一些,松软些。 狼的脚印很像大狗的脚印。区别也仅仅在于:狼的 脚掌两侧往里缩,所以狼的脚印比狗的脚印更长、更匀 称;狼脚爪和狼脚掌在雪上印得更深。狼的前爪印和后 爪印之间的距离,比狗爪之间的距离更大。狼的前爪 印,在雪地上通常汇合成一个印子。狗脚指头上的小肉 疙瘩并拢在一起,狼的却不是这样(请把图中的狗脚印 和狐狸脚印、狼脚印相比较)。 这是识别动物脚印的初步知识。 特别难读懂狼脚印,因为狼喜欢耍诡计,故意搞乱脚印。狐狸也一样 。P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