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地方慢时光](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0306/02/20230306024859376.jpg)
出版社: 九州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18.40
折扣购买: 老地方慢时光
ISBN: 9787510837876
一哥,原名林启镒,是一个已达不惑之年的爱家好男人。为了追求梦想中的生活——生活就是不停地在旅游,他离开工作了十几年的枯燥乏味、一成不变的电子零件销售行业,落脚台北新店地区,成为一家连锁咖啡店的店主。他乐观自在,闲暇之余总是带着妻儿漫足在台湾各地,偶尔背着相机独自“流浪”,不停探访台湾各地令人印象深刻且惊艳的美丽景点,让人回味无穷。因为热爱,又或许是年龄,他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关于台湾的老地方和老味道独具魅力。
走入古意盎然的青田街,心中有股说不出的舒畅 感觉。在车水马龙的大台北地区,还有着这么一条充 满绿意的静巷实属难得。 散落于各处的日式木屋建筑,让这条静巷成为台 北市最美的街道。光听这充满意境的街名,就让人的 心情瞬间变美丽。恣意地游走于巷弄之间,随处可见 令人沉醉的日式建筑,一栋栋充满着故事的老宅,静 静地矗立在街头,等待每一位到访的旅人发掘它的迷 人之美。 老屋改建的迷人日式风貌 平日的台北午后,来此寻幽的游人出乎意料地多 。没有事先订位,结果去时青田七六的室内座位全满 ,还好屋外搭建出来的阳光屋还有几个空位,免去了 等待的窘境。虽然没有冷气,电风扇的叶片缓缓转动 ,也带来了些许的凉意,幸好今天的气温不是太高, 阳光穿过竹帘轻轻洒进玻璃屋来,环境还算舒适。 原是地质大师马廷英教授故居的青田七六,于 1931年兴建完成,是日据时期日本教授集体开发兴建 的大学住宅组合之一。1945年马教授入住于此,2007 年由市府公告,核定此为市定古迹。如今老屋换新装 ,改成对外开放的餐厅,从里到外,充满着迷人的日 式和风。为了纪念马教授在地质研究上的卓越成就, 在青田七六,特别设立了台湾岩石手标本的这面墙, 各式各样的石头,象征着台湾这片土地的地质缩影。 欧式花坛与和式露台巧妙融合 青田七六保留着最初日式建筑的居住空间,再融 入洋式建筑的优点,让这里成为别具特色的洋和式建 筑。绿意盎然的怀旧场景,雅致的氛围在此油然而生 。洋式空间里,包括了接待室、食堂、书斋等,皆设 置于外侧;内侧则设置了和式空间的座敷、次间等, 一扇扇的木格窗,更加发人思古之幽情。考虑到台湾 炎热潮湿的气候,将房间配置在一侧,以求凉爽通风 ,而接待室采用洋式的凸窗与嵌入式的本棚书柜,由 内往外望去,还可看见展示在庭院前,曾埋藏于地底 下的两千年大樟木。 室外面对前庭的露台上,则设置欧式的花坛,展 现出和洋的融合之美。环顾老屋的四周,可以细细品 味日式建筑所展现出来的力与美。古色古香的日式屋 舍,需要你我共同来维护,入内请记得穿袜子,忘记 穿的话也没关系,在柜台就可以买一双,只要十元! 点一份下午茶套餐,热拿铁搭配着古意的陶杯, 加上绿意满满的日式场景,怡然自得地度过悠闲时光 。这里除了提供午茶之外,也有精致的午、晚餐套餐 ,而且是无菜单的料理,每次来都会有意想不到的尝 鲜体验,但别忘了,要先预约,以免无人接待! 列为三级古迹的台北孔庙,是座迷人又古老的建 筑,主要祭祀的是至圣先师孔子,近年来在有心人士 的推动之下,以孔庙、大龙小学和保安宫为核心的大 龙峒文化园区俨然成形,每年在此举行的祭孔大典, 更是海内外不能错过的盛事。 孔庙的建筑之美,从入口的黉门开始就相当迷人 。依循着古法与规制,每个细节都相当讲究,双重檐 式的门楼,屋脊作燕尾起翘,艳丽的色彩,在蓝天的 衬托之下,优美的外观,格外引人入胜。 尊新古制,缅怀历史与文化遗迹 孔庙内必有的明伦堂,在时空变迁之下,也顺应 潮流设立了孔夫子纪念品中心,销售相关的纪念商品 ,莘莘学子可以买块祈福木牌,写下金榜题名的心愿 ,看着一块块木牌随风飘拂,仿佛所有的心愿都乘着 风传向了孔老夫子的眼中一般。 万仞宫墙也是孔庙必备的建筑,这四个字的寓意 ,是指孔夫子学问道德高深,若要求取上进,并无快 捷方式,唯有进黉门或泮宫(皆古代学校)潜心修习, 才能窥其堂奥。墙后就是泮池,在古宅第与寺庙之前 常有半月形水池,具有防灾、调节暑热及风水之象征 意义,孔庙前的泮池,除有同样的作用外,尚有泮宫 之水的意义,即学校所附水池之意。 经过泮池,绕过庭园即可来到棂星门。这里有如 一座殿堂,与一般佛寺画上四大天王等有所不同,棂 星门上不画门神,门板上的一百0八枚突出的门钉, 造型相当特殊,为遵循古制的门扇制法。穿过仪门, 就可看见宏伟的大成殿,气宇非凡的建筑,除了精细 的雕梁画栋之外,在廊墙上还嵌有交趾陶饰,用色颇 为典雅,值得细细欣赏。 从建筑窥探古人的智慧结晶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屹立于宽广的花岗石庭院 中央,立在很高的基台上。殿前突出的平台,称为丹 墀,作为祭孔时安置乐器并供佾生献佾舞之场所。丹 墀前有御路,上面雕云龙,龙首锋芒毕露,具有很高 的艺术水平。宏伟的建筑使用了四十二根巨柱,四周 设走马廊,廊柱一字排开,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这些 整齐的石柱上,看不到对联、题字,这是遵循孔庙一 贯的规矩,即不敢在孔夫子门前卖弄文章之典故。 大成殿的走马廊石柱皆采用泉州白石,殿前中央 则立一对蟠龙柱,雕工精致,被誉为杰作,这些石雕 皆是聘自泉州惠安一带的匠师所作,风格苍劲古拙, 与一般寺庙的烦琐纤细不同,两层式的重檐歇山式屋 顶,可沿屋檐回廊绕行一周,正中央神龛奉祀至圣先 师孔子牌位,上方高悬蒋中正先生所书“有教无类” 之匾额。 利用悠闲的午后时光,就能见证台北孔庙独特的 历史与人文涵养。典雅宏伟的建筑特色,更是让人品 味再三,不需太多的花费,就能感受到古代的学问之 神与当今的潮流融为一体,古今文明的对比,套用在 知识上,一点儿冲突都没有。P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