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考古谜案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死亡之丘——消失的哈拉帕文明 古代印度被人誉为“智者心灵的故乡”,生活在印巴次大陆上的人们在 宗教、哲学、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都曾作出过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对印度的了解可以追溯到张骞出使西域,从那时起中国人才得以了解 这个曾经为关山险隘阻隔了的神秘国度。唐玄奘历尽万险去印度取经的故事 更是家喻户晓,因此而演绎写成的小说《西游记》更是妇孺皆知,但是当人 们怀着好奇想对这个国家来一探究竟的时候却发现很难把它的来龙去脉说得 明白。人们对印度古文明的认识开始于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河流域的公元前 1500年,按照这种结论,印度根本就无缘于世界文明古国的称谓。为此,马 克思曾经讲过“印度社会根本没有历史,至少是没有为人所知的历史”。难 道这样伟大的古印度文明是从天而降的吗?还是从其他地方传播而来的呢? 破解文明曙光——哈拉帕文化 公元前1800年后,古印欧语系民族中的一支向东越过兴都库什山脉的几 处山口进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他们操一种早期形式的梵语,在祭祀 仪式上唱圣歌((吠陀经》(古代印度最古老的文献)。当人们阅读这部古书的 时候发现,有一些诗句透漏了很多历史信息,这些诗句描写了雅利安人最初 入侵印度河流域的时候与当地的原始居民发生的很多次激烈战斗,雅利安人 摧毁众多城堡的景象。人们不禁产生了疑惑:在雅利安人人侵这片土地之前 ,这里的居民就已经有了城堡,那么他们的文明应该是很发达吧?这些印度 次大陆上的原始居民有着怎样的文化?他们的文明怎么就这样戛然而止了呢? 是雅利安人将这种文明毁灭的吗?雅利安人怎么会将它毁得如此彻底,以致 在地面上找不到任何的痕迹? 历史总是会在不经意间给人们一个重新认识它的机会。1922年,英国考 古学家J·H·马歇尔主持了包括印度考古学家在内的大规模考古发掘工作, 他们来到印度河下游今巴基斯坦信德地区一个叫做摩亨佐·达罗的土丘。据 调查,这里有一座古代佛塔,他们期待着能在这里发掘出有关印度佛教的遗 物,但出乎意料的是,一座被尘土掩埋了几千年之久的古城与他们不期而遇 了。发掘的结果表明,这座古城占地面积达260公顷,有规模宏大的城市布 局。在沉寂而荒凉的印度河平原上,它犹如一具巨人的遗骸仆地而卧,考古 学家给它定名为“摩亨佐·达罗”,意为“死者之丘”。 兴奋不已的考古学家们揭开一层层泥土,开始了古印度文明之源的探索 。一个个令人惊喜的考古发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整齐宽阔的街道,排水用 的下水管道,黄金、白银、琥珀、玛瑙、彩玉等制作的珍宝,祭司的雕像和 镌刻在印章上的神秘文字,计量重量的石头砝码,计算长度的介壳尺和青铜 杆尺,琳琅满目的金银珠宝、象牙装饰以及各种青铜工具、武器……一座不 为人所知的宏伟城市出现了。摩亨佐·达罗古城遗址的重要性在于,它的重 见天日提醒了人们去重新认识印度的历史,因为这座城市的出现推翻了雅利 安人的《梨俱吠陀》中“印度的黑夜降临之前并无黄昏”的颂诗。种种考古 发现已经成为证明早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之前,印度已经拥有了具备 神庙、国王、城市、金属工具和文字,这些都表明当时的印度在雅利安到达 之前就拥有很发达的文明。 之后学者在印度河上游的哈拉帕又发现了一座和摩亨佐·达罗同时期的 古城。后来考古学家又陆续发现了若干的文化遗址,人们就把它们共称为“ 哈拉帕”文明。哈拉帕成为了一系列古印度城址的代名词,它西起苏特卡根 到距离伊朗东境40公里处的杜尔,东面到达了德里附近的阿拉姆吉尔普尔, 东北延伸到喜马拉雅山脉的山麓丘陵地带。这片东西长1550公里,南北宽达 1100公里的地带比现在巴基斯坦还要大很多,比埃及文明或美索不达米亚文 明也要大上好几倍。 哈拉帕文化的发现对追溯印度古代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使得原来印 度的历史开始于雅利安人的入侵有了新的阐释。但是这个突然呈现在人们视 野中的发达的古代文明是源于哪里?开始于什么时间的呢?对于哈拉帕文化的 起止时间,考古学家们的意见并不统一。根据M·惠勒的考古断年,这一文 明应该在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750年;而考古学家D·P·阿格拉瓦尔利用 考古和C-t的结论得出,应该在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750年。考古学家追 溯这一文明的起源时发现,它是由本土的新石器时代的村社与公元前3000年 初叶从俾路支山区向南迁移到印度河流域的外来农人共同创造的,这些移民 带来了苏美尔的城市和其他方面的信息,促进了印度河文明的出现。 在哈拉帕遗址中出土了镰刀等农具,这证明了和所有其他古代文明一样 ,印度河文明主要是农业文明。哈拉帕有着发达的农业生产,主要农作物有 小麦和大麦。除了田间作物之外,椰枣和各种果品也是人们经常食用的食物 。当地的居民已经驯养的动物有狗、猫、牦牛、水牛,可能还有猪、骆驼、 马和驴,这些动物的饲养使得古印度的人们有各种肉类可以食用。在哈拉帕 遗址中,伴随着各种石器,还发现了引人注目的各种铜器和青铜器,如镰刀 、锯子、斧头、凿、鱼钩等工具以及匕首、箭镞、矛头等武器,这反映了哈 拉帕文明的发达程度。除此以外还有青铜、金银首饰的出土,这些首饰有项 链、手镯、臂镯、足镯、耳环等等,这说明了人们已经掌握了对金、银、铅 、锡等各种金属的加工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在哈拉帕文化的许多遗址中都发现了纺锤和纺轮,这种 工具是用于纺毛和纺棉必不可少的工具,在有些遗址中甚至发现了染缸,这 说明当时的印度人已经掌握了纺织品的染色技术。 在公元前2300年的哈拉帕文明的废墟中发现了印度河流域的印章,这说 明了除了农业和手工业,哈拉帕文明与外部世界也有了相当的贸易关系。哈 拉帕文明与外界的商贸往来主要借助于海运,哈拉帕文明的遗址中发现的很 多印章上有船的图形,这些“船”也许就是当时海路交通运输的工具。在波 斯湾的巴林岛上还发现了一些别的印度河流域的产品,而巴林岛很可能是美 索不达米亚与印度河流域之间进行海运贸易的中间站。历史学家推测哈拉帕 文明中所使用的黄金是从南印度输入的,而银主要来源于阿富汗、伊朗等国 家,而铜则是从南印度和俾路支等地输入的。 P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