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孙中山/少年励志版红色经典系列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美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的。1840年中国人民反对英国鸦片侵略的战争,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具有爱国思想的钦差大臣、民族英雄林则徐,曾经亲自挥舞着抗英大 旗,率兵驻扎在香山县城。香山县的城头上,高高飘扬过不屈的大旗。 有名的水师提督、民族英雄关天培,也曾经在香山县辖属的磨刀洋面 上,和英国侵略者的海军做过一番殊死的较量。 香山县的人民群众也曾多次武装起来,痛击过入侵的英国强盗。最有 名的广州北郊三元里村民抗英斗争,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外国 殖民统治的坚强意志。 而香山县的水勇(即水兵)在广州白鹅潭抗英的水上作战中,也表现出 了英勇顽强的大无畏气概。 香山县,距离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的家乡花县,只有几十里的路程 。太平天国壮士们的事迹,也曾震撼过香山县无数父老的心灵。 1854年,广东天地会首领陈开等人,在南海县佛山镇起义,响应太平 天国革命,并率领着起义军围攻广州城半年之久,连续攻下附近几个县城 。 同一年,以卢灵飞、黄福等为首的香山县人,也曾经组织过一支“红 巾军”,加入到了太平天国起义的洪流之中。 1864年,香山县又发生了袁亚兴等领导的武装反清暴动,给予了清朝 地方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革命志士和起义英雄们的壮举与事 迹,却从此在孙中山的家乡传颂着,在翠亨村一代代孩子的口头上和记忆 里流传着,保存着。 在翠亨村里,有一位曾经跟随着洪秀全与清军做过战的老兵,名叫冯 爽观。他十分喜欢孙中山这个孩子。 在他看来,翠亨村这一帮孩子里,就属孙家的这个老二最灵醒,最懂 事理,也最善良,懂得什么叫尊老爱幼。 幼年的孙中山也特别喜欢到这个古怪的老爷爷那里去玩耍,因为在他 那里能听到好多好多故事。 尤其是在夏日的黄昏,翠亨村边的那棵大榕树下,就常常围着许多纳 凉的人。 不用说,人们都喜欢听冯爽观讲故事。讲到要紧处,他甚至还会挥舞 着伤痕斑斑的胳臂,仿佛还在战场上。 这一天,村里人刚刚吃过晚饭,老头儿的故事就开始了。 他讲的还是自己当年追随天王洪秀全南征北战的往事。 “我已经讲过好多回了,那洪天王,他是广东花县人,离这里也就十 来里路程。洪天王是农家子出身,自小聪敏好学,志向不凡!长大后信了 上帝教,对那清廷专制,真是恨之入骨了!……” “冯爷爷,‘恨之入骨’是什么意思啊?”有的小孩子发问了。 “这还不懂得?”聪明的小中山代替老爷爷解释说,“就是恨满清恨 到骨髓里去了呗!” “说得对呀!话说道光三十年,洪天王与杨秀清二人,在广西金田村 揭竿起义,率领大军直捣南京,以南京为‘天京’,建立了太平天国。天 王亲自颁布法令,号令四方,主张‘耕者有其田’,就是让种地人都有田 地种的意思。还有禁止剃发留辫,不准蓄妾、当娼、缠足……” “那为什么我们村里还有姐姐缠足啊?”小中山眨巴着眼睛发问道。 “问得好!唉!可惜啊,后来天王内部争权相杀,被曾国荃那老贼率 领的湘军攻陷了天京……我那时能够逃脱出来,也算是命大啊!可惜了那 么多好兄弟!那么多舍身成仁的壮士啊!” 冯爽观讲故事的时候,离太平天国沦陷已经有八九年的光景了。说到 悲壮处,他仍然禁不住老泪纵横。 在那些天真好奇的小听众中,听得最认真、最专注的,就是小中山了 。 他最爱听的,是洪天王本人的故事和太平军英勇杀敌的事迹。 每次听故事,他都牢牢记住了天朝“耕者有其田”、“不准缠足”等 等正确的主张。听到高兴处,小中山就禁不住大声说道: “哎,要是当初洪天王打败了清朝,我们的日子不就好过多了吗?” 天长日久,小中山成了冯爽观最热心的听众。 有时候,冯爽观爷爷会亲热地抚摸着孙中山的小脑袋,高兴地说: “好小子!你可真是你敬贤爷爷的好孙子啊!我封你为‘洪秀全第二 ’好不好啊?” “好啊好啊!我就愿意当‘洪秀全第二’!” 而且,每一次打柴、打猪草或下田回来,稍微有空,他就和村塾里的 小伙伴一起,偷偷跑到邻村去观看“三合会”武术队里的队员们练武。回 到家里,他也学着他们的样子,舞拳弄棒的,准备练就一身武艺,将来好 干大事呢。 孙中山家附近,有一间小小的豆腐店,店主名叫亚秀,人称“豆腐秀 ”。 亚秀有两个儿子,年纪都比孙中山大,人又特别顽皮,经常欺负弱小 的村童。 有一次,“豆腐秀”家的小哥俩在暗地里使坏,用弹弓装上小石子射 孙中山,小中山被射中了,就忍着疼痛追赶他们。 不过,狡黠的哥俩早巳哈哈大笑,逃之夭夭了。 孙中山气得直跺脚。 有一次,小中山又遭到小哥俩的射击。 这一次,他忍无可忍了,就拾起一块石头朝前追去,一直追到豆腐店 里。顽皮的小哥俩不见踪影了,小中山只看到刚刚煮开的一锅豆浆。 小中山一气之下,狠狠地把石头朝锅里掷去。 只听“咚”的一声,锅被砸了一个大窟窿,豆浆流了满地。 “豆腐秀”全家大惊失色,手足无措。 孙中山却面不改色,一身正气地站在那里,怒目直视着他家的小哥俩 。 “豆腐秀”的家长跑到孙中山家里告状、论理。 小中山却据理而争,一一说明了原委。 小哥俩的家长深知自己的孩子顽皮捣蛋,自觉理亏,只好回到家里把 孩子狠狠地训斥了一顿。 不过,做豆浆用的锅被砸破了,今后的生计就成了问题。 孙中山的父母见亚秀一家生活也不容易,就自愿赔偿了他家的损失。 从此以后,亚秀家的小哥俩再也不敢欺负村里的小伙伴了。 小中山在村里也得了一个“石头仔”的绰号。 P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