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史录(上下)](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0306/04/20230306041236747.jpg)
出版社: 九州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83.20
折扣购买: 华夏史录(上下)
ISBN: 9787510873027
汉初政治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秦相李斯不惜用极端手段废 封建行郡县,“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循周之制,剖海内 而立宗子,封功臣。”(《柳宗元集》卷三《封建论》,中 华书局,1979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行于三代的“裂土 封建”至汉而复活,正似历史一大反动也。 然此事亦不可不细加审视。汉初分封始于功臣,汉五 年(前202)刘邦与项羽激战正酣,韩信、彭越拒不发兵,汉 王问计于张良,子房对日:“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 ,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史 记·项羽纪》)楚汉之争胜负既分,汉臣分析成功原因日: “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 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 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 此所以失天下也。”(《史记·高祖纪》)故新朝成立,“ 功臣异姓而王者八国:张耳、吴芮、彭越、黥布、臧荼、 卢绾与两韩信”(《汉书.韩彭英卢吴传》“赞”),实不 得已而为之。高祖显然不会坐视这种局面不管,俟政权渐 稳,便罗织罪名,有计划、有步骤地一一铲除诸异姓王, 至其末年,“子弟同姓为王者九国,唯独长沙(吴芮)异姓 ”(《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又刑白马盟日:“ 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史记·吕太后纪》),是以 同姓代异姓,分封味道稍变。八异姓王中,功劳最著、冤 情最大者莫过初封齐王、徙为楚王、再贬淮阴侯,与萧何 、张良并称“汉初三杰”的韩信。高祖十一年(前196)吕后 与萧相国合谋,斩韩信于长乐宫钟室,夷三族。信为大将 由萧何之荐,其死又出何之策,故宋时有“成也萧何,败 也萧何”俚语流传(见《容斋续笔》卷八“萧何绐韩信”) 。信尝谓:“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同‘烹’); 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 亨”(《史记·淮阴侯传》),此言最得其实。黄震日:“ 汉并天下,皆信力也。……方信为汉取天下,汉之心已未 尝一日不在取信也。”(《黄氏日抄》卷四十六《读史一· 史记》“淮阴侯”条)梁玉绳亦日:“信之死冤矣,前贤皆 极辨其无反状……(高祖)见信死且喜且怜,亦谅其无辜受 戮,为可悯也!”(《史记志疑》卷三十二《淮阴侯传》) 汉初政局绝不可用“宁肃”二字来形容。先有太子之 争,高祖宠定陶戚姬,欲废太子(吕后所生,即后来惠帝) ,立戚姬子赵王如意,赖群臣廷争,事不得行。高祖死后 ,吕氏乃杀如意,把戚夫人断手足、挖眼睛做成“人彘” 泄愤。燕王卢绾尝言:“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 及大功臣”(《史记·卢绾传》),则诛灭功臣计出吕氏, 所谓“非尽族是,天下不安”(《史记·高祖纪》);及临 朝称制,又转而戕害刘姓子孙,立诸吕为王。刘汉将易姓 ,陆贾献计于丞相陈平日:“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 注意将。……为社稷计,在两君掌握耳。”(《史记·陆贾 传》)高后八年(前180),“吕后出,见苍犬,噬其左腋。 怪而卜之,赵王如意为祟,遂病腋伤,不愈而死。”(《论 衡·死伪》)太尉周勃与陈平“将相和调”,发兵诛诸吕, 迎立代王刘恒,是为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