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珍藏版插图全译本)/世界经典名著悦读
作者简介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1864-1960),爱尔兰女作家 。1864年出生于爱尔兰科克市。其父即布尔代数和布尔变量的冠名者,英国数学家乔治·布尔。父亲去世后,随母迁居伦敦。1882年只身到德国求学,入柏林音乐学院,1885年毕业回国。1887年,在伦敦结识一些流亡的革命者,以受俄国民粹派作家克拉夫钦斯基思想和创作的影响最深,并在其支持下侨居俄国两年。回伦敦后,继续参与流亡者活动,担任俄国流亡者创办的《自由俄罗斯》杂志的编辑,同时开始创作,1892年与波兰流亡者米哈伊·伏尼契结婚。1897年在伦敦出版长篇小说《牛虻》。描写19世纪意大利爱国者为祖国的统一和独立而进行的英勇斗争。揭露天主教会的丑恶面貌,成功地塑造了革命者“牛虻”的英雄形象。该书被译为多种文字广为流传。此后,还写出自传性长篇小说《奥丽维亚·拉塔姆》和《牛虻》续篇《中断了的友谊》等。晚年移居美国,直至1960年逝世。
内容简介
精彩书摘 他们走出房间,来到寂静幽暗的修道院园子里。神学院的这些房子,原来属于一所多明我会修道院。两百年前,这片正方的园子修剪得十分齐整。黄杨树栽得笔直,两排树木的边缘之间是一丛丛剪得很短的迷迭香和薰衣草。如今,栽培它们的那些白袍修士已经长眠地下,被人们遗忘了,但是那些药丛仍然鲜花盛开,尽管没有人采来合药,可它们依然在柔和的仲夏夜晚散发着扑鼻的香气。石板路的缝隙里杂草丛生,长满了芫荽和耧斗菜;园中心的那口井也为羊齿叶和纵横交错的景天草所掩盖。玫瑰恣意生长,舒枝展叶,蔓延过条条小径;偌大的红罂粟花在黄杨树间盛开,艳丽夺目;生得高大的毛地黄,俯首于杂草之上;还有未经修剪、从不结果的老葡萄藤,从那棵冷冷的枸杞树枝上悬垂下来,始终缓慢地摇曳着茸茸的枝头,像是有说不尽的哀愁。 一棵夏季开花的大木兰树从园子的一角突兀耸起,浓密的枝叶犹如一座宝塔,到处点缀着乳白色的花朵。大树旁安放着一条粗糙的木凳,蒙泰尼里就坐在那条凳子上。亚瑟在大学里读的是哲学,由于在一本书上遇到了难题,这才来向神父请教。他虽不是神学院的学生,可是在他眼里,蒙泰尼里犹如一部大百科全书。 亚瑟弄明白那一段后说:“要是您没有别的事,我就要走了。” “我也不想再干什么事了。你若是有空,我想你再待一会儿。” “啊,那好!”亚瑟靠着大树,抬起头,透过阴暗的树叶仰望着宁静的天空,只见初露的星星闪烁着微弱的光辉。他那黑色睫毛下深蓝色的眼睛,像梦一般神秘莫测,那是他康沃尔郡的母亲留下的遗产。蒙泰尼里赶紧把头转过一边,以免和那双眼睛相碰。 “你好像累了,亲爱的。”蒙泰尼里说。 “没办法。”亚瑟说话时显出有气无力的样子,神父立即有所觉察。 “你不应该这样急着上大学。你因护理病人操劳,晚上又熬夜,已经累坏了。我本该坚持一下,让你得到一番彻底的休 息,然后再离开里窝那。” “啊,神父,那有什么用?母亲去世后,我无法在那凄凉的屋子里再待下去。裘丽亚会把我逼疯的!” 裘丽亚是亚瑟异母长兄的妻子,也是时时引起他苦恼的根源。蒙泰尼里温和地回答说:“我并不是要你和家里人待在一起,因为我很清楚,那极有可能使你陷入不幸的境地。不过,我倒是希望你接受那位英国医生朋友的邀请。如果你在他家休息个把月,然后再去读书,情况就会好得多。” “不,神父,我实在不愿接受他的邀请。华伦医生一家人个个都很好,待人和气,可是他们不理解我,只是同情我,从他们的表情我能看得出来。他们会设法安慰我,还会谈起母亲。当然,琼玛就不一样,她一向懂得有些话是不该说的,甚至在我们小的时候她就懂。但是,其他人不懂。另外,也还有别的原因......” “还有什么,我的孩子?” 亚瑟从一茎低垂的毛地黄枝条上捋下几朵花,在手里不停地搓来捻去,心里很烦躁。 1.爱尔兰著名女作家伏尼契的代表作品,影响世界各国读者几十年,畅销1000万册以上。 2.令王蒙、王刚等名人如痴如狂的世界经典。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他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曾对牛虻有着高度评价。史铁生称这本书为他爱上小说的开端。 3.本书精装版本,大气而富有魅力。版式舒朗、合理,印刷清晰,适合读者阅读。 4.锁线装帧,油墨环保印刷,健康阅读,拒绝给读者带来任何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