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第一五一辑
作者简介
冯克力(主编),二十几年里致力于老照片的编辑、研究,著有《感言老照片》《当历史可以观看》等。
内容简介
凝视与钩沉 冯克力 不妨说,对老照片的解读,多是通过凝视与钩沉实现的。或因凝视而钩沉,或以钩沉复凝视。一张张老照片正是在凝视与钩沉的交互作用中,浮现出了它的意味与价值。且看—— 在《家族旧事》里,王淼经过对几帧家藏老照片的钩沉,试图爬梳一个家族自晚清以降的兴衰沉浮。作者说道,他“有时也会凝望着太爷爷的照片发呆,怀想着在太爷爷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什么……照片中的太爷爷正值壮年,应该是生命力最为旺盛的时期,他的眼神宁静而安详,却无由回答我的任何问题。虽然我无缘见到太爷爷,但我知道,他确曾活在这个世界上,爱过,恨过,有过热闹的生活,有过悲欢离合的际遇……”作者在对太爷爷的凝视里,进而反观诸己,对历史中的生命和现实中的人生,发出了近于终极的慨叹:“每个人都生活在历史之中,是历史的一个小小的环节。”可不是吗?从芸芸众生到英雄豪杰、王公贵胄,又有谁不是“历史的一个小小的环节”,乃至匆匆过客呢! 一张照片所能给予的启发与思索,常常会超出人们的想象,并且远在照片之外。 还有邹德怀对一本无主日本家庭相册的钩沉,最终浮出水面的,不仅有当年侵华日军实施生化战的罪恶,更有一个普通人被时代所裹挟、所绑架,成为军国主义战争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继而沦为战俘,终于和平年代回归正常生活的人生轨迹。面对相册里那个多面的、没有留下姓名的主人公,凝视之余,我们不能不与作者发出同样的拷问:“你是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少年,画风突变,成为侵略别国的‘武器’?又是如何在日本战败后,从一个面无表情的侵略者,变回一名热爱家庭的普通人?” 这“拷问”的答案,或许并不复杂,却值得一代又一代的人去重温、去省思,以矫治人们无处不在的可怕健忘,防止人类悲剧的重演。 在《老照片》出版的二十七年里,收集了无量的对于老照片的凝视与钩沉。厕身其间,我们经常会被来稿里的照片以及作者对照片的凝视与钩沉所吸引、所启迪、所感动……而想想我们所做的,也不过是勉力为老照片的“凝视与钩沉”,搭起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吧。 仅此而已。 定格历史,收藏记忆,开创读图时代,观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