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信息图

二战信息图
作者: [法]让·洛佩兹 [法]樊尚·贝尔纳 [法]尼古拉·奥宾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26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二战信息图
ISBN: 978755965866101

作者简介

"让·洛佩兹,法国杂志《战争与历史》的创刊者及主编,曾出版数本讲述苏德战线的著作,如《朱可夫——打败希特勒的人》等等。 樊尚·贝尔纳,知名军事史专家,为众多杂志撰稿超过十五年,已出版十几本著作,包括李将军和格兰特将军的知名传记。 尼古拉·奥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专家,为许多军事历史杂志撰稿。曾出版《通往自由的道路:美国在法国和德国的后勤,1944-1945》。 尼古拉·吉耶拉,平面设计师,曾从事广告传媒业,现转攻数据视觉化领域。目前还从事数据设计教育。"

内容简介

"中国,被忽视的盟国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其影响至今仍存。然而,在优先着眼于欧洲及太平洋战场的当代西方史学家的视野中,其重要性却往往被忽视。当时,中国庞大的国土面积和人口规模是各种国际势力政治角逐的重要赌注,而持续的混乱政局正不断削弱着这个国家。在日本军国主义者眼中,中国仍然扮演着重要的国际角色,但无力采用政治或军事的手段摆脱自己的困局,而蒋介石的政权最初表现得似乎不堪一击——1931 年,它无力抵御日军对中国东北地区的进 攻,并听任日方于1932 年建立了伪满洲国的傀儡政权。 1937 年7 月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大举侵华。继1894 年之后,中日战争再度爆发。蒋介石的军队节节后退,但他本人的地位反而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得到巩固:蒋介石的嫡系和各路军阀之间暂时放下纷争,国共两党也结成了临时同盟。中国军队数量庞大,但现代化程度不高。1928—1938 年,德国曾对中国提供军事援助;1938—1940 年,中苏曾短暂结盟;美国从1941 年开始与中国并肩作战,联合组建了前往缅甸的远征军。这些军事现代化的初步努力,对蒋介石抵抗日军的进攻,起到了一定作用。日军在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开展的大屠杀,暴露了他们的凶残面目。1941 年12 月,抗日战争的性质发生转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际战场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美国希望最大限度地牵制日军将兵力投入太平洋战场,并确保在中国建立自己的空军基地; 此外,它也希望把蒋介石政府拉进西方“民主世界”的阵营,从而抵制日本有关“黄白之战”的意识形态宣传。蒋介石对有机会成为世界“第四巨头”的前景欣喜若狂。不过,即使有美国撑腰,他在军事方面的拙劣表现,也使他永远无法稳坐在这把交椅上。" "★口碑畅销好书强势升级,原书设计师绘制4米长拉页,聚焦1935—1948年相关战事。硬挺函盒保护+整版丝网印刷+外封大面积磨砂,有量有面,收藏送人都好看。 ★百科全书式二战信息大串联。跨越战前、战时、战后3个阶段,介绍人力、物力、武器等50多个主题,不光有多个战役的解读,还有如装甲师和航空母舰等军队武器的发展及对比,甚至能发现一位美国飞行员空袭德国的一天。 ★300多幅图表直观深入,视角多元独特。信息制图,以匠心精神呈现专业数据图。刷新数字与图表的颜值,打破军事书缺乏美感的咒语,开启战争史新写法。 ★这是一本精加工可视化的速记手册,也是一座“二战数据库”。它使每位读者去深入了解英、美、苏巨大的生产能力,英吉利海峡和大西洋战场上交战双方的损失……它指引我们完整地重新解读人类历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 ★可读性强,满足多类不同读者的兴趣、知识需求,硬核又有趣。不论你是战史爱好者还是军事小白、成年读者还是青少年,都能在本书中找到干货,轻松获取兴趣点。 ★战争专家心血之作,用专业和实力说话。三位研究二战领域的顶尖专家,考察节选无数国际原始资料,历时3年,整合数据皆为心血之作。中文版由多位专家审校,地图通过国家自然资源部地图局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