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匆匆--过往包头的历史名人

步履匆匆--过往包头的历史名人
作者: 编者:徐麦涵|责编:王静//蔺小英
出版社: 内蒙人民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20
折扣购买: 步履匆匆--过往包头的历史名人
ISBN: 978720415734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胡服骑射”赵武灵王 金戈已朽,铁马已逝,只有秋风依旧吹荡在阴山南麓 。 旷野之上,横亘着一条土垄。乍一看,低低矮矮的, 并不起眼。再仔细瞅瞅,向东望不到头,向西也望不到头 ,荒原里的这种无尽的绵长,总让人联想起悠悠的岁月。 1961年夏天,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前来内蒙古访古, 以散文家的笔触写下一段文字: 秋天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的北边, 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 ,沐着阳光。这是多么平静的一个原野!但这个平静的原 野在民族关系紧张的历史时期,却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 地方。 愈是古远的时代,人类的活动愈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特别是那些还没有定居下来的骑马的游牧民族,更要依赖 自然的恩赐,他们要自然供给他们丰富的水草。阴山南麓 的沃野,正是内蒙西部水草最肥美的地方。正因如此,任 何游牧民族只要进入内蒙西部,就必须占据这个沃野。阴 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 地区的跳板。只要占领了这个沃野,他们就可以强渡黄河 ,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如果他们失去了这个沃野。就失 去了生存的依据,史载“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 也”,就是这个原因。在另一方面,汉族如果要排除从西 北方面袭来的游牧民族的威胁,也必须守住阴山的峪口. 否则这些骑马的民族就会越过鄂尔多斯沙漠,进入汉族居 住区的心脏地带。 这片沃野,有过秦汉与匈奴的对抗,有过北魏与柔然 的对抗,有过大唐与突厥的对抗,还有过金朝与成吉思汗 的对抗…… 善于修筑堡垒的农耕民族,不愿陪着游牧民族去打运 动战与游击战.大多会建起一道长长的城墙,把双方隔离 开来。胡人骑着胡马,想要窥视中原,先会被长城所阻拦 ,要想扒开一个缺口,很是耗时费力。而且,长城的狼烟 很快就会燃起,召来周边堡垒的屯驻军队,随即展开农耕 民族所擅长的防御战。 其实,长城不仅是一道军事屏障,还是一条经济封锁 线。 游牧民族往往生产力低下,物资相当匮乏,他们渴望 中原的布帛、绸缎、丰富的农产品、精美的奢侈品,甚至 抢夺一袋粮食或一口铁锅,都足以让他们欣喜。有了长城 ,就无法随心所欲地抢掠了,他们便跑到边塞关口,要求 开展以物换物的交易。 当双方和平相处的时候,中原君王便敞开边塞关口, 实行“互市”贸易。当双方针锋相对的时候,中原君王便 关闭边塞关口,摆出刀枪弓箭,实行经济封锁。那道长长 的城墙,以及巡边的将士,也就成了那些越境走私的民间 商人的噩梦。 长城,应该是高高矗立的。然而,阴山南麓的这条土 垄却是如此低矮,它们到底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雨侵蚀呢? 博学多识的翦伯赞先生,揭开了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