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都孤儿/世界名著阅读经典
作者简介
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1812年生于英国的朴次茅斯。父亲过着没有节制的生活,负债累累。年幼的狄更斯被迫被送进一家皮鞋油店当学徒,饱尝了艰辛。狄更斯16岁时,父亲因债务被关进监狱。从此,他们的生活更为悲惨。工业革命一方面带来了19世纪前期英国大都市的繁荣,另一方面又带来了庶民社会的极端贫困和对童工的残酷剥削。尖锐的社会矛盾和不公正的社会制度使狄更斯决心改变自己的生活。15岁时,狄更斯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当抄写员并学习速记,此后,又在报社任新闻记者。在《记事晨报》任记者时,狄更斯开始发表一些具有讽刺和幽默内容的短剧,主要反映伦敦的生活,逐渐有了名气。他了解城市底层人民的生活和风土人情,这些都体现在他热情洋溢的笔端。此后,他在不同的杂志社任编辑、主编和发行人,其间发表了几十部长篇和短篇小说,主要作品有《雾都孤儿》、《圣诞颂歌》、《大卫·科波菲尔》和《远大前程》等。 狄更斯的作品大多取材于与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相关联的事件。他在书中揭露了济贫院骇人听闻的生活制度,揭开了英国社会底层的可怕秘密,淋漓尽致地描写了社会的黑暗和罪恶。本书起笔便描写了主人公奥利弗生下来便成为孤儿,以及在济贫院度过的悲惨生活。后来,他被迫到殡仪馆做学徒,又因不堪忍受虐待而离家出走。孤身一人来到伦敦后,又落入了窃贼的手中。狄更斯在其作品中大量描写了黑暗的社会现实,对平民阶层寄予了深切的向情,并无情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制度。他在小说描写的现实性和人物的个性化方面成绩是突出的。他成为继莎士比亚之后,塑造作品人物数量最多的一个作家。
内容简介
第一章 谈谈奥立弗·退斯特的出生地以及他出生时的各种情形。 有一个城镇,因为诸多缘由,对它大名我们姑且还是不提为好,我也 不准备为它起一个假名。这个地方与所有其他大大小小的城镇相同,在那 些公共建筑物中,有个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机构——济贫院。本章之首提到 姓名的那个人便是在这所济贫院中出生的,详细的时间用不着赘述了,反 正这一点对于读者而言也没什么意义——最起码在眼下这个阶段是这样的 。 这个小东西被教区外科医生带到这个充满苦难和悲伤的世界。在很长 一段时间内,依旧有一些人怀疑,这孩子究竟能否获得一个名字并活下去 。假如真是这样,这部传记很可能永远都出不来了,或者,即使可以写出 来,也只有几页,但是倒有一个无从估量的优点,就是成为从古至今任何 时代或国家现存作品当中最简单明了、忠实可信的传记典范。 虽然我无意坚持说,在济贫院出生这件事情对一个人而言是最难求、 最令人羡慕的好运气,不过我要说,这个时候,对于奥立弗·退斯特而言 ,这或许是他求之不得的一件事情。说实在的,那个时候让奥立弗自己负 起呼吸空气的责任倒也相当困难——呼吸本来就是一个很麻烦的事儿,然 而习惯又让这项职能成为我们为了活下去必不可少的事情。很长一段时间 ,他在一张非常小的羊毛褥子上面躺着不停地喘息,在今世与另一个世界 当中徘徊不定,很显然,天平偏向于另外一个世界。其它的暂且不提,在 这一短短的时间内,假如奥立弗的身边是体贴周到的老奶奶、十分仁慈的 妇人、具有丰富经验的护士或是知识丰富的大夫,毋庸置疑,他肯定不可 避免地送了命。多亏在场的只有一个穷苦的老太婆,她早就让很难到手的 一些啤酒搞得有点儿迷迷糊糊的了,另外还有一个按合同规定处理此类事 件的教区外科医生。除此以外,他身边没有其他的人。奥立弗和自然之间 所进行的较量结果出来了。一番新的斗争以后,奥立弗呼吸开始稳定,打 了个喷嚏,发出一阵响亮的哭声。作为一个男婴,哭声到底有多响亮是能 够预料到的,要明白之前他在三分十五秒以上的时间内还一直不具备发声 这项非常有用处的本能。他开始对整个济贫院的人宣布一个事实:本教区 从此又增加了一个新的负荷。 奥立弗刚用那样的活动来表明自己的肺部已经能够正常地自由运转, 这时,随手放在铁床架上的那条破旧的被褥里发出了“飒飒”的响声,一 个年轻的女人非常虚弱地由枕头上抬起惨白的脸,用极细小的声音断断续 续地挤出一句话:“让我先看一眼孩子再死吧。” 医生一直坐在壁炉前,一会儿烘烘手心,一会儿再搓一下手,听见年 轻女人的声音,他站起身来,走到床前,声音柔和得让人想像不到,说: “哦,你还没到谈死的时候。” “上帝保佑,她一定不会死的。”那个护士插了一句,一面急急忙忙 地将一只绿色玻璃瓶塞入衣服兜内,瓶里的东西她已经在一个旮旯中品尝 过了,看起来非常满意。“上帝保佑,可不能让她现在就死,等她活到我 这个年纪,大夫,自己家里养着十三个孩子,除去两个以外,全都死了; 剩下的两个跟自己一起呆在济贫院里生活,到那时她就懂事了。女士,用 不着这么激动,不能死,想一想当妈是什么滋味,可爱的小羊羔在这里呢 ,想一想吧。” 这些话原本是想用有关当母亲的幸福来安慰产妇,不过很明显没有产 生任何效果。产妇摇了摇头,把一只手向孩子伸过去。 医生把孩子放在她的怀中,她热情地用苍白、冰凉的双唇吻着孩子的 前额,然后她用两只手摸了摸自己的脸,木然地看了看四周,颤抖着倒下 ——死去了。他们按揉她的胸部、两手和太阳穴,不过血液已经停止了流 动。医生和护士又说了一些给予希望和带给安慰的话。可惜希望与安慰这 些东西与她已经永远分别了。 “一切都已经结束了,辛格密太太。”最后,医生开口说道。 “啊,不幸的孩子,都完了。”护士一边说,一边由枕头上拿起那只 绿瓶子的塞子,那是她弯身抱孩子时落下来的。“不幸的孩子。” “护士,假如孩子哭起来,你只管让人去找我,”医生不紧不慢地戴 上他的手套,说道,“看来这个小孩有可能大哭大闹,如果他闹,就让他 喝点儿燕麦粥。”他把帽子戴好,向门口走去,走过床边时又停住脚步, 补充了一句,“这姑娘长得挺好看的,她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她是前一天夜里被送到这儿来的,”老妇人回答道,“是按照教区 贫民救济处督监的命令。有人见她躺在大街上。她肯定走了不少路,鞋都 不能穿了。但是她从什么地方来,到什么地方去,没有人知道。” 医生俯下身,抓起她的左手。“又是那种事,”他摇了摇头说道,“ 知道了,手上没带婚戒,再见。” 这位看病的绅士到外面去用晚餐了,护士自己再次对着那个绿色玻璃 瓶的瓶嘴又享用了一番,她坐在炉火前的一把矮椅上,开始给婴儿穿衣裳 。 小奥立弗确实能够当作“人靠衣装”的一个绝妙的例证。他自从来到 世上,惟一遮盖身体的东西就是包着他的一条毯子,你称他是一位贵族也 行,是一个乞丐也可以。即便最冒失的陌生人也不能准确地说出他属于社 会中的哪个阶层。然而现在,他被包裹在一件白布旧罩衫里面,因为使用 的次数太多了,罩衫已经开始发黄,于是,他立即被打上印章,贴好标签 ,被纳入他应该归属的门类——做一个教区的孩子——一个济贫院的孤儿 ——一个卑贱的饿不死的苦力——来到人世间就要遭人殴打,挨耳光—— 人人轻视,没有人同情。 奥立弗大声哭了起来。他如果知道自己巳成为一个孤儿,其命运怎样 都需要看教区执事与贫民救济处督监会不会善心给予照顾,哭泣的声音肯 定会更大一些。 P1-3